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谈迷信之类
    辛亥革命的quot;前夜quot;,乡村里读quot;洋书quot;的青年人有被人侧目的quot;奇形怪状quot;凡三项:一是辫发截短了一半,末梢蓬松,颇象现在有些小姑娘的辫梢,而辫顶又留得极小,只有手掌似的一块,四围便是极长的quot;刘海quot;;二是白竹布长衫,很短,衣袖腰身都很窄小,裤脚管散着;三呢,便是走路直腿,普达普达地象quot;兵操quot;,而且要是两三个人同走,就肩挨肩的成为一排。

    当时这些年青人在乡间就成为quot;特殊阶级quot;。而他们确也有许多特殊的行动。最普通的便是结伴到庙里去同和尚道士辩难,坐在菩萨面前的供桌上,或者用粉笔在菩萨脸上抹几下。碰到迎神赛会,他们更是大忙而特忙;他们往往挤在菩萨轿子边说些不尴不尬的话,乘人家一个眼错,就把菩萨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藏在菩萨脚边,或者把菩萨的帽子换了个方向,他们则站在一旁拍掌大笑。

    当时的青年quot;洋quot;学生好象不自觉地在干着quot;反宗教运动quot;;他们并没有什么组织,什么计划,他们的行动也很幼稚可笑,然而他们的quot;朝气quot;叫人永远不能忘却。他们对于宗教的认识,自然很不够,可是他们的反对“迷信quot;,却出自一片热忱,一股勇气,所以乡下的迷信老头子也只好摇着头说:“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菩萨也要让他们几分了!quot;

    去年我到乡下去养病,偶然也观光了quot;青天白日quot;下的“新政quot;,看见一座大庙的照墙上赫然写着油漆的标语:“省政府十戒quot;。其中第一条就是戒迷信!庙前的戏台上原来有一块“以古为鉴quot;的横额,现在也贴上了四块方纸,大书着quot;天下为公quot;,两边的木刻对联自然也改穿新装,一边是quot;革命尚未成功quot;,一边当然是quot;同志仍须努力quot;了。这种面目一新的派头,在辛亥革命时代是没有的,于是我微笑,我感到quot;时代quot;是毕竟不同了!

    然而后来我又发见庙里新添的许多善男信女恭献的匾额中有一方写着quot;信士某某率子某某quot;者,原来就是二十五年前quot;菩萨也要让着几分quot;的quot;洋quot;学生。他现在皈依在神座下了!并且他quot;率子某某quot;皈依了!并且我也看不见二十五年前普达普达地直了腿走路的年青人在乡间和菩萨捣乱了!从前那个quot;洋学堂quot;只有几十个学生,现在是几百了,可是他们都没有什么quot;奇形怪状quot;。他们大都是中产阶级的子弟,也和二十五年前的一样。不过他们和二十五年前的quot;前辈先生quot;显然有点不同,就在他们所唱的歌曲上也可以看出来了;从前是quot;男儿志气高,年纪不妨小quot;,而现在却是quot;毛毛雨quot;了!于是我又微笑,我不很明白这到底也是不是quot;时代quot;不同了么?

    从前和菩萨捣乱的青年人读,做《秦始皇汉武帝合论》,知道地是圆的球形,知道quot;中国quot;实在并不居天下之中,知道富强之道在于船坚炮利——如此而已。他们的头脑实在远不及现在的年青人,然而他们和当时社会及至家庭的quot;思想冲突quot;却又远过于现在的年青人。近年来中国是“进步quot;了,簇新的标语,应时应节的宣传纲领,——例如什么纪念日的什么quot;国货运动周quot;,quot;航空救国周quot;,quot;拒毒运动周quot;等等,都轮流贴满了乡村里小茶馆的泥墙。正所谓quot;力图建设quot;,和二十五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谈迷信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