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笑有感
来我留心看那几位quot;可敬的人们quot;,确也是衣冠楚楚,一表堂堂,标明是有quot;教养quot;的——即不是粗人,换一句话,就是那些看腻了quot;噱头quot;转而要从血腥和眼泪中寻取笑料的人!
人的感情有能变态到这样的地步的,这是人的堕落呢或是quot;进化quot;,自不待论;不过再一想,在众人的骷髅堆上建筑起一人的尊严富贵的,今世实在太多了,那么,仅仅在话剧或电影上找寻这样发泄的家伙,实在也不足责了。
剩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到了还没看腻quot;噱头quot;的小市民群的钱袋也不大宽裕而不得不依靠那些连quot;噱头quot;都已看腻转而要从血腥与眼泪——别人的痛苦中找寻娱乐的人们作为基本观众时,我们的戏剧将怎样办呢?
也许这是杞忧,现在这大时代有的是能使人痛快地一哭因而也就能健康地一笑的题材。但是看到那依然如故的quot;尺度quot;,我不能不担心我这个忧虑迟早要成为问题了。
194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