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回 难割舍告别苏区 扩红女女扮男装
了河。很快,这支队伍就到河对岸向西行进了。这静谧的夜,这月光,这河水拍击浮桥的声音,激发了男女战士的兴致。他们成一路或两路纵队沿着狭窄的小道行进,很多人轻轻地哼起了流行的红军歌曲。

    究竟走向何处,谁也捉摸不透。

    比毛泽东早出发几天的贺子珍,无时无刻地不在惦念着毛泽东。每到休息的时候,贺子珍总要引颈张望,此时,她多么希望在长长的队列里能看到毛泽东那熟悉的身影呀。

    徐特立似乎看透了贺子珍的心思,他一遍遍地安慰着贺子珍说:润之不会有事的,很快就会赶上来。

    徐特立这么说时,贺子珍的脸颊上升起了两朵红晕。她不是不放心毛泽东的安全,而是不放心毛泽东的身体。自从毛泽东失去军权以来,身体一直不好。从那一刻起,她便没有离开过毛泽东。毛泽东在她的面前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有时她又觉得毛泽东很像父亲。冷不丁的,让她离开毛泽东,贺子珍真还有些不习惯。

    徐特立这位长者在贺子珍面前尽力装出平稳和沉着。可是他的心里却很乱,空空落落的,他不知道部队这是走向哪里,他多么希望这时候和毛泽东坐下聊一聊,哪怕再说说历史也行,他也会在毛泽东借古喻今的历史故事中得到一缕安慰,甚至在毛泽东的表情中也能捕捉到有关未来的命运。徐特立嘴上安慰着贺子珍,自己也不时地向长长的队伍里张望。

    然后一遍遍地似安慰贺子珍又似安慰自己地说:润之是该来了。

    王铁做梦也没有想到,部队会从兴国前线撤下来。广昌失守后,全连只剩下了5个人,他们奉命撤离阵地后,便被改编了。这次又被调到了兴国前线。兴国前线阵地不断遭到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敌人的部队一步步向兴国推进,兴国已岌岌可危。到了10月6日晚,王铁接到上级命令,带领全营撤离了阵地,把阵地移交给了友军,部队一下子撤到了于都。到了于都后,王铁又接到了休整的命令。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很少的好机会,部队以为这一下子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以消除几个月来东奔西跑的疲劳。部队刚到于都王铁又接到通知,部队准备打到敌人封锁线外面去,准备反攻。

    王铁此时已经是营长了,大小战斗也打过了无数次,他当然明白这种反攻意味着什么。他还隐隐觉得,这次部队一走,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的。他看到机关所有的家当都已经打包了。暂时的转移是用不着要带走所有的东西的,经验告诉他,也许部队这一走便再也回不来了。

    王铁想到了王家坪的母亲和于英。他们部队的休整地离王家坪只有一座山,翻过这座山就是王家坪了。他想找机会看一看母亲,看一看于英,他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她们了,至今王铁仍记得在于都和于英分手时的场面,他握着于英双手那种感受仍能回味出来。

    王铁是天黑时分赶回家的。

    他推开门,看见屋里亮着灯,母亲和于英促膝而坐,她们正在灯下编制着草鞋,在她们的身后,草鞋已堆成一座小山似的了。两人看到王铁那一刹那,惊叫了一声。

    于英先立了起来,喊了一声:王铁哥,怎么是你!

    母亲也叫了一声:孩子!泪水便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王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他进村的时候,也看到王家坪住满了红军,他们和自己部队一样,时刻准备看出发,王铁的预感更强烈了。

    母亲老了,皱纹深刻地写在母亲的脸上,那头白发愈发地苍白了。母亲拉住了他的手,一遍遍地叨念着:娃,娘这不是在做梦吧。王铁看到母亲这样,心里也泛涌出离别后又重逢的酸楚。

    娘,我很好,咱们见面了。王铁一遍遍这么喃喃地说着。

    于英默默地来到灶前,她在为王铁做饭,灶火红红地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土黑血简介 >红土黑血目录 > 第十三回 难割舍告别苏区 扩红女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