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难割舍告别苏区 扩红女女扮男装
就从那一刹那,她下定了一个决心,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她脑子里形成。
她的身体不再抖颤了,而是镇静地说:王铁哥,你放心地走吧。
两人几乎一夜没睡,相互温存,相互鼓励着,天微明的时候,王铁穿好衣服来到母亲的门前。母亲仍然睡着,他不想叫醒母亲,他怕看到母亲的眼泪。他跪在母亲的房门前,哑着声音叫了声:娘——又冲母亲的睡房磕了三个头。
他来到院里的时候,于英已经在那里等他了。他首先发现的是,于英头上那条长辫子没有了,而是换成了一头的齐耳短发。他不明白于英为何要这样。朦胧的曙色里,于英冲他粲然一笑,递给他一个布包。
你带上它。于英笑着冲他说。
这时他才发现于英的辫子放在了布包中。一时间,他似乎明白了于英的用意。他把于英的辫子揣在了怀里,然后又深情地望望于英,便走了。
于英站在朦胧里,一直看着王铁消失在山路上。
这时的于英,嘴角挂着一缕得意的笑。
休整的部队很快就出发了。出发前的部队,像以前一样,帮助老乡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水缸里担满了水。还有几个红军战士跑到山坡上,割来了一捆捆新鲜的青草,送到牛棚里。妇女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队,立在村头,她们手里拿着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米菜团子,向每位过往红军的手里送。
孩子们围在一起,唱着刚学会的革命歌曲,卖劲地唱着。
那天一大早,王婆婆家门前来了好几个刚入伍的红军战士。这些战士都是于英动员参军的,他们不仅帮于英打扫了院里,挑满了缸里的水,还一起把于英和王婆婆编好的草鞋抬到门口,向每位过往的红军发放着。于英站在这几个战士的身后,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切。她知道这些新战士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她把每个经过她动员参军的新战士都当成了兄弟。在当兵的前两天,她陪着他们散步、聊天。
刘二娃家里就这么一根独苗,刘二娃本来并不想参加红军。刘二娃在山上放牛,于英找到了刘二娃。刘二娃认识于英,这个妇女干部经常到他们村里搞扩红工作。一个又一个青年,在她的动员下参军走了。刘二娃看着那些参军的青年,胸前戴着红花,在漂亮的妇女干部于英的欢送下,走出家门,走到队伍里。刘二娃心里也痒痒的,他也希望能够参军,可父母就他这么一个儿子,父母不同意他参军。父母给他定了亲,可那个女娃他一点也不喜欢,他暗暗喜欢的是妇女干部于英。
于英有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于英走起路来那条辫子就在腰上一摇一晃的。于英还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双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笑着,还有于英的胸,于英的腿……
二娃做梦也没想到妇女干部于英会亲自来找他。那天,的确是个好天,天上一丝云也没有,几头牛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刘二娃坐在一棵树下,于英也坐在树下。二娃的心里痒痒的。他听于英说话,像听一支歌。
于英说:二娃参军吧,参军好呐。
于英还说:二娃,当红军,保卫苏维埃呐。
……
刘二娃便觉得眼前天旋地转,他干干地咽了口唾液,语无伦次地说:可,可俺放牛哩。
于英就说:你参军了,你家就是军属了,村里会有人帮你家放牛的。
俺爹、俺娘,不同意哩。二娃仍气喘着。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哩。于英仍像在唱歌。
俺爹、俺娘让俺成婚哩。
等建立了新社会,那时成亲才有意思呐。
俺不同意要那女娃,俺想……想,娶你这样的哩。二娃说完,他觉得自己快成了一条干死的鱼。
于英仍那么亮亮地笑着,于英对每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