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回 蒋介石怒骂桂系 毛泽东笑谈掌兵
他却忽视了,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国家,一支陌生的军队。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吃透他周围的人,怎么能吃透一个国家和一支军队呢?

    李德失意地离开会场,他信步走上了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枯草凄凄,阳光却很好,此时眼前的景色正符合李德的心意。他在山坡上站了一会儿之后,便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

    深秋的风,裹挟着阵阵凉意吹在他的身上,他觉得身上冷,心里更冷。

    他想找一支烟来吸,一摸口袋,只掏出了一个空烟盒,他苦笑着把空烟盒扔到眼前的草地上。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看见山脚下那间开会的房间门开了,首先走出的是博古,博古径直朝李德走来。

    博古走到李德面前,呆站一会儿,便在李德面前蹲了下来。此时两个人都是一样的失意。沉默了半晌,博古才悠然地说:

    他们胜利了。

    其实不用博古说李德也知道会议的结果。李德又想起两个月前,离开苏区的头天夜里项英的提醒。李德这才说:看来项英说的是对的。

    博古当然知道李德指的是什么,也接着说:毛泽东利用了洛甫对我们的不满。

    洛甫有什么道理对我们不满?博古有些激动。

    因为他感到有职无权。博古说。

    我看不仅是这些,与毛的鼓动有关,别忘了转移初期他们三个人天天在一起。李德强调着。

    博古不置可否地一笑,半晌才说:王稼祥、洛甫对我们不满,否定我们都可以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否定我们,难道红军到目前这种样子,他就没有责任么?

    李德道:按你们中国话讲,这个人就是很识时务。

    博古没有再顺着李德的话说下去,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慰李德:他们坚持转道去贵州,这样也好,只不过是推迟与2、6军团会合的时间而已,到头来,他们无路可走,还得去与2、6军团会合,到时候仍然说明咱们是对的。

    问题是这种转变,未来的责任谁来负,现在是我们指挥这支部队还是毛泽东他们?万一红军的命运遭到不测,我怎么向共产国际组织交代呢?李德激动地站了起来。

    博古也站了起来,豁达地说:历史会做出公正回答的。

    李德无奈地耸了耸肩。

    那天晚上,博古为了宽慰李德沮丧的心情,安排肖月华和李德住在了一起。

    这种机会对李德和肖月华来说是难得的。就是他们有机会见面,也不一定有相聚的条件。李德很难理解这种柏拉图式的恋爱方式。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会莫名其妙地发火。

    历史自然会公正客观地对李德有个评说。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写李德:

    李德是个心灰意冷,饱经沧桑的前普鲁士军官,在他骑上马同红军一起出发长征时,也是个变得聪明了一些的布尔什维克。他在保安向我承认,西方的作战方法在中国不一定总是行得通。他说:“必须由中国人的心理和传统,由中国军事经验的特点来决定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什么主要战术。中国同志比我们更了解在他们本国打革命战争的正确战术。”

    当时他的地位已降到极其次要的地位——但是他们都已埋葬了过去的不愉快的感情。

    但是,应该为李德说句公道话,他在江西应负的责任的实际程度可能被夸大了。实际上,他成了共产党为自己吃了大亏进行辩解的一个重要借口。

    他成了一个骄横跋扈的外国人,害群之马、替罪羊,能够把大部分责任归咎于他,总是使人感到宽心的事。但是实际上几乎无法相信,不论由哪个天才来指挥,红军在遇到了他们在第5次围剿那一年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之后,仍能胜利归来。无论如何,这次经历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整个世界共产主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土黑血简介 >红土黑血目录 > 第二十六回 蒋介石怒骂桂系 毛泽东笑谈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