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详红楼梦(1)
超龄作为不合格的理由。

    湘云不识当票(第五十七回),可见社会上的事一无所知。她与宝玉一样任性,而比宝玉天真,所以是跟她在一起才终于落到绝境中。湘云精于女红,但是即使领些针线来做,也需要世故些,上门走动,会趋奉逢迎。

    第一回quot;好了歌quot;有:quot;金满箱,银满箱,展(转)眼乞丐人皆谤。quot;甲戌本夹批:quot;甄玉贾玉一干人。quot;并没有说湘云做乞丐。讲宝玉也着重在quot;谤quot;字上,可能仅只是说一成了穷光蛋,人人都骂不上进。当然,这一系列批语已经不是批第一个早本了。稍前有这两句歌词:quot;说什么粉正浓,脂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quot;甲戌本夹批:quot;宝钗湘云一干人。quot;作批的时候宝钗早卒,已经改去。

    但是第一个早本内宝玉湘云再婚这样迟,然后白头偕老,纵使流落,显然并未失散了再重逢。quot;旧本quot;之二写湘云为丐,无非是为了使她能在风雪之夜与敲更的宝玉重逢。

    因此湘云为丐与宝玉打更一样,都不是原有的。他们俩生活在社会体系外,略似现代西方的嬉痞──近来大都译为quot;嬉皮quot;,不免使人联想到quot;嬉皮笑脸quot;,其实他们并不──但是嬉痞是寄生在富裕宽容的社会上──对年轻人尤其宽容,老了也还混不下去。宝玉湘云晚景之惨,可想而知。

    庚、戚本第二十二回有两则极长的批注,批宝玉续庄子的事。第二段如下:

    黛玉一生是聪明所。……阿凤是机心所。宝钗是博知所。湘云是自爱所。袭人是好胜所。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

    黛玉太聪明了,过于敏感,自己伤身体。宝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娶了个Mrs. Kno;湘云是自爱所quot;,只能是指第一个早本内,再醮宝玉前,其实她并不是没有出路,可以不必去跟宝玉受苦,不过她是有所不为。

    quot;阿凤是机心所quot;,可见第一个早本已有凤姐,此回要角之一,更可以确定第二十二回来自最初的早本。

    第三十一回袭人吐血,quot;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quot;quot;袭人是好胜所quot;,是说贾家败落后,她恨宝玉不争气,以至于琵琶别抱。这条批是批第一个早本,当时已有袭人别嫁的情节,这也是一个旁证。第三十二回隐约提起的湘云袭人十年前西边暖阁夜话,同嫁一个丈夫的愿望,预言不幸言中而又不中。袭人另外嫁人,总是年轻的时候,与湘云一去一来,相隔多年,根本没有共处过。

    书中用古代地名,讳言京城是北京,早本尤其严格。北京分里城外城。端方本内蒋玉菡的当铺开在外城,又是端方本特有的笔触,与此书的态度相悖。

    第一个早本内袭人并没有与蒋玉菡一同奉养宝玉夫妇,因为与宝玉湘云的下场不合。袭人嫁的是否蒋玉菡,嫁后是否故事还发展下去,不得而知。蒋玉菡嫌宝玉屡次来借钱,要叫铺兵驱逐,quot;为袭人所斥而罢quot;,大概是端方本编出来骂宝玉的。南京刻本就没有──复述者该不会遗漏这样触目的情节。

    端方本续书人鄙视宝玉,想必是因为第一个早本对宝玉的强烈的自贬。

    此本还没有卷首作者自述一节,但是那段自述也写得极早。在这阶段,此书自承是自传──当然是与脂砚揉合的自画像。第一个早本的quot;老来贫quot;结局却完全出于想像。作者这时候还年轻,但是也许感到来日茫茫的恐怖。有些自传性的资料此本毫不掩饰,用了进去,如曹寅之女平郡王福晋,在书中也是王妃。但是避讳的要点完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梦魇简介 >红楼梦魇目录 > 五详红楼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