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
(3)建初尺参看本卷第56页注(2)。
(4)罗氏即罗振玉(1886—194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清朝遗老。“九一八”以后成为汉奸。《古镜图录》,三卷,共收古镜拓片一五九枚。金山程氏所藏镜,见该书卷中第二十九面,外层铭文可辨“五月五日大岁在未吴郡郑蔓作其涷三商白神见容天禽”等字;内层铭文为“吾作明幽竟涷三商周”十字。(5)虞喜(281—356)字仲宁,余姚(今属浙江)人,晋代学者。《志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已佚。明代陶宗仪《说郛》、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均有辑本;鲁迅亦有辑校本一卷,未刊行。
(6)“取纯火精以协其数”意思是取干支都属火的月、日进行冶炼,以符合阴阳五行的术数。此说本于汉代王充《论衡·乱龙》:“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后来无论是否在五月丙午日铸器,铭文往往皆作“五月丙午”。《初学记》,类书,唐代徐坚等编,三十卷。
(7)带句衣带钩。句,通钩。帐构铜,古时帐幕上用以结构木架的铜件。
(8)《关中金石记》金石考古集,清代毕沅著,八卷。按这里的《关中金石记》系《中州金石记》之误。《中州金石记》亦为毕沅所著,五卷。其卷一“永康镜铭”条解释汉桓帝永康元年(167)所铸铜镜铭文中的“幽涷三商”一语说:“郑康成注《仪礼》云:日入三商为昏。孔颖达蔬:商为商量,是漏刻之名。”《仪礼》,我国古代专记礼制仪式的儒家经典,毕沅上述引语,见于该书第二章“士昏礼”题下注疏,疏者为唐代贾公彦;非孔颖达。郑康成(127—200),名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东汉经学家。孔颖达(574—648),字冲远,衡水(今属河北)人,唐代经学家。
(9)《墨林快事》古器物、书画跋语集,明代安世凤著,十二卷。卷二有“三商者,商,金也:银、锡、铜也。一釜而和之,故曰幽炼”等语。又有“汉有善铜出丹阳”的记载,丹阳同丹扬。(10)宫为土,商为金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声,古人认为它们同土、金、木、火、水五行有对应关系。(11)叚同假,借。
(12)《山海经》十八卷,约公元前四世纪至二世纪间的作品,主要记述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水、地理、方物等。晋代郭璞曾为之作注。禺疆的故事见该书《海外北经》。
(13)曜灵屈原《天问》:“角宿未旦,曜灵安藏?”姜亮夫注:“戴震云:‘……曜灵,月也。’”
(14)羡画多出的笔画。
(15)罔象《史记·孔子世家》:“水之怪,龙、罔象。”(16)伯牙相传为春秋时人,善弹古琴。
(17)建安竟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铸,原为金山程氏收藏。其铭文为:“吾作明镜幽涷三商周卫罔象五帝天皇三*牺坊频鄢字炷裥堪谆⑶嗔烁吖僮*孙番昌建安十年造大吉君宜君宜”。
(18)徐同柏字籀庄,浙江嘉兴人,清代金石学者。著有《从古堂款识学》。他对建安镜的考释文字,见罗振玉《古镜图录》卷上第五面。
(19)夺的古字。
(20)刍灵木寓旧时送葬用的草扎或木制的人畜。寓,通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