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苏伊士运河事件及以后
航道作出反应——只要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但是,夏季以来,比我们更聪明的独裁者使我们陷入了一个要保护我们的利益就必须牺牲我们的法律原则的处境。英、法、以相互合作受到批评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之一是有人认为一旦事情暴露——肯定会的,也确实这样发生了——我们的声誉将受损。同时,苏伊士事件可能是欧洲大国顶住并搞垮一个第三世界独裁者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个独裁者对遵守国际协议不感兴趣,除非协议对他有利。纳赛尔的胜利成果还有:伊拉克亲西方的政权被推翻;埃及占领了也门;以色列被阿拉伯世界所包围,并导致了六·五战争。到我离任时,我们还不断收到这场战争的帐单。
随着我对苏伊士运河事件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从这一悲伤的事件中总结出4方面的教训。首先,我们不应该进行军事行动,除非我们已下决心并有能力取胜。第二,在影响英国利益的重大国际事务中,我们再也不能站在美国的对立面上。第三,我们应保证我们的行动符合国际法。最后,优柔寡断者必输。
当时,我坚决支持英国政府在苏伊士运河上的行动。工党起初支持政府,后来又反对政府的军事行动。我对工党的这种投机行为(我这么认为)十分反感。丹尼斯和我与许多读者一样取消了《观察家报》的订阅,并发誓不再读该报,因为它反对政府在苏伊士运河上的作法)这并不是说我对政府的行动没有任何看法,即使那时我对国际法的细节不如后来那样清楚,我冒着大雨冲过档案巷去买的晚报竟然登出这样的标题:quot;最后通碟!quot;英国和法国要求埃及和以色列从运河撤军,使英、法军队将埃、以军队隔开并保护航道。我当时不太清楚英国人怎么能向埃及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从自己的领土上撤出。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支持艾登。
从政治上来讲,在苏伊士事件中的失败行动是一个严重挫折。虽然,事件的全面情况多年后才逐渐清楚,但当时立刻看见的是政府无能,而它的无能是以一种极其令人羞辱的方式暴露出来的。对保守党政府,特别是对由一个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享有信誉的人领导的政府来说,这个事件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保守党支持者有一种近乎绝望的诅丧感。丹尼斯作为一名前皇家炮兵的军官,对军事行动快要结束时被迫中止而使我们的军队受到愚弄感到十分气愤,因此,他的反应愈加强烈。他对我说:quot;当你的部队正在外巡逻时,你绝不应宣布停火。quot;我将记住这一点:在战争时期,政治家们在作决定时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决定对实地作战的部队意味着什么。
我们也严厉指责美国的表现,一些保守党人从来没有宽恕美国人。到我任首相时,一些较右翼的圈子里的人仍怀有反美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我也觉得我们的传统盟友确实让我们失望了——虽然那时我当然也未意识到英、法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同样让艾森豪威尔失望,因为和平是他的主要竞选口号。但不管怎么说,我也感到我们与我们大西洋彼岸近亲的quot;特殊关系quot;的基础是十分牢固的,即使像苏伊士运河事件这样的危机也不会破坏它。一些人认为苏伊士运河事件表明美国人极力反对英国的大国作用,美国已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我们不应该再信任他们,欧洲进一步的一体化是唯一的答案。但我一直坚持认为,还有另外一个结论,并且是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是,英国的外交政策如果没有取得美国的支持就无法持久。实际上,现在回过头来看,苏伊士运河事件还发挥了一个未曾料到的作用。它促使美国最终取代英国成为西方利益和自由的国际经济制度的维护者,而这种力量的转移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也是必要的。
我虽然十分关注苏伊士事件,但并非对1956年11月苏联镇压匈牙利革命的恶毒野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