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纪元前第二世纪
子,卓文君从窗缝中窥探,看到他仪容潇洒,不由的爱上了他。结果,跟他私奔。

    这在当时是一件丑闻,卓王孙气的发昏,跟女儿断绝父女关系。司马相如饥寒交迫,便索性在他岳父门前,开设一家酒铺,司马相如短裤赤膊,招待客人。而由卓文君亲自为客人烫酒。这对于讲身份的富豪来说奖一个天大的侮辱,卓王孙脸上无光,闭门不出。后来兄弟们—再劝解,才算分一点财产给女儿。

    正在此时,刘彻征召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比韩非幸运,没有受到入狱毒死的待遇,刘彻给了他一个中级官职。又命政府供应他纸笔(这些都是当时的贵重物品)。以后,又被擢升为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派到蜀郡(四川成都)处理西南夷诸国归附事宜。因为他是钦差大臣,蜀郡郡长(太守)以下,远出郊外迎接,沿途各县县长亲自当前导,蜀郡人士深感这是全郡的光荣。卓王孙和临邛的其他富豪也都到蜀郡欢迎,而且深恨自己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太晚(这使我们想起纪元前四世纪的苏秦)。

    司马相如的遭遇是传奇的,传奇的枢纽在于“赋”,可说明“赋”的份量。“赋”一直支配中国文坛,到纪元后六世纪,才被淘汰。

    为了对这个演变有一完整印象,我们姑且把中国“诗”的主流,用下表显示:

    九东西方世界

    纪元前一六八年(吕雉死后十二年),希腊各城邦,除斯巴达外,共组亚该亚同盟。马其顿王百尔修为盟主,攻击斯巴达,强迫它加入同盟,共抗罗马共和国。罗马遂击马其顿,马其顿大败投降,被掳去男女十五万人,悉卖为奴。

    纪元前一四九年(七国之乱后五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深恐迦太基共和国复兴,借口迦太基违反停战条约,出兵进攻,命迦太基交出全部军械,并以贵族子弟三百人当作人质,迦太基全部接受。但罗马忽然懊悔条件太轻,又加上拆除城墙,不准在市区添建房屋,不准沿海居住等等条款。罗马立意要激怒迎太基,迦太基果然被激怒,妇女儿童都参加作战,保卫祖国。

    纪元前一四六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前六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城陷,国亡。罗马纵火屠城,迦太基抵抗到最后一人,全部被杀。老弱幸存者,全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共和国的结局凄惨而悲壮,使我们不愉快的证明“哀兵必胜”这句话不是绝对的,它只是格言,不是定律,而历史上偏偏有太多的格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人史纲简介 >中国人史纲目录 > 第十二章 纪元前第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