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化了。
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现在国棉厂上上下下都知道她写一手好字。
赵珍珍在角落的桌子上摊开稿纸一看,原来是后纺车间主任写的工作报告,这一位罗主任是个大老粗,字写得很像他本人的风格,歪歪扭扭还都写得冒出了横隔线。
猛一看就是乱糟糟的一团。
罗主任抓生产是一把好手,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他这报告写得很短,没一会儿,赵珍珍就抄写完了。
那边隋主任也已经写好了报告。
他长舒一口气,冲赵珍珍说道,“多谢了啊,咱们这就去小库房吧!”
赵珍珍心下一喜,赶紧点了点头。
厂子里的小库房就是两间屋子,因为地方太小,一般情况下就是出于闲置的状态,偶尔会有流动的生产废料在这里略做停留。
比如每个月生产线上出来的废布。
此刻小仓库里已经站满了人,当然,正厂长和正书记都没来,但副厂长和副党委书记都在,还有大部分车间主任等都到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开个小型会议呢。
质控部的部长肖艳红看到赵珍珍进来,不由皱了皱眉,十分不悦的往这边瞅了好几眼。
隋主任手里拿着记录本,对周厂长说道,“领导,赵主席家里孩子多,小孩子穿衣服费布料,以后我那一份就让给她吧!”
赵珍珍一愣,正要推脱几句,周厂长几步走过来亲热的揽住了她的肩膀,说道,“不用啊,这么多布还不够大家分的呀,小隋,你来记录,今天我来分!”
在国棉厂当领导没有额外的好处,你想假公济私那是不可能的,当质控部那些人都吃闲饭吗?曾经有工人把车间里的一点纱线藏在内衣兜里准备带回家,都被翻出来了。
所以每月分点废布,就相当于是中级以上领导们的福利了。
很长时间一来也就是这么些人一起分,多一个人加入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少分点,所以肖艳红们才会不太高兴。
但赵珍珍的加入,当然也不完全是隋主任的意思。他今天上午就问过主管生产资料的周厂长了,经过周厂长点头同意了的。
这事儿也是巧了,隋主任不开口,周桂芝也正打算给赵珍珍一点好处的。虽然工会在她看来是可有可无的部门,于生产上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但谁让赵珍珍嫁了平城大学的大教授呢?
明年她家闺女就是高三了,高考目标就是平城大学。
因此隋主任提起来赵珍珍,并且说要把自己的那一份给她,周厂长就做了个顺水之情。
赵珍珍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放在地上的一大堆布料,她毛估估,怎么也有两百多米了!在场的人数她悄悄说过了,一共二十个人,这么说,她也能分下十来米布料了?
要是隋主任真的不要,算上他那一份,能有二十米?
要是每个月都能攒上这么多,那一年功夫就是至少一百多米布,她节省着点用,用上几年没问题吧?
赵珍珍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惜实际并不是那么分的。
周厂长先扒拉出两大块成色最好的布匹,这是分给厂长和书记的,由隋主任代收,下面以此类推,到最后分给赵珍珍的就是一块六米左右,有不少小洞的浅米色花纹斜纹布。
她瞅瞅手里的料子,这布料轻薄透气,给小孩做夏天的衬衫背心短裤都不错,虽然有洞,但裁剪一下应该可以避开,只是大人的衣服就不要想了。
&nbs
p; 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很划算的!
一米布只要八毛钱啊,六米布还用不上五块钱!但给建民建国建昌各做一身衣服都还用不了呢。
赵珍珍喜笑颜开,正要从挎包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