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儒门
中、林史见状,也再次悄然掩身又溜了回去。书斋厅堂不大,却装饰的极为典雅,十几个贵族青年和一个老夫子正在那里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吟诵着,全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贵族子弟读书,和前世上学一样,只不过是镀镀金而已,出路早就安排好了。所以,从老夫子到学生,大家都在走过场,待法海几人进来,老夫子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倒是那些青年看到赵嗣,都满是惊讶,一些人甚至惊咦出声。至于法海,虽风度翩翩,略有小帅,却也没被这些王孙公子放在眼里。“咳”老夫子一声清咳,室内再次肃静了下来,朗朗书声再起,不过,公子哥们虽然一个个摇头晃脑,但眼眸却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赵嗣身上,眸中只有两个字:有种!法海三人找了个临窗宽敞之处跪坐下来,赵嗣在那里神思不定,法海却是悠然自得,很享受这种书卷气息。只有杨琮很不自然,一身道袍的他坐在这里,简直就是不伦不类,若不是怕违拗了法海,他早就拂袖飞去了。高高在上的修士,人间的半仙,竟然窝在书舍里听一介蝼蚁说教,实在是太没面子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百里芷?”赵嗣看法海一副悠然模样,不由悄声开口道。“嗯……不急,不急。”法海眯着眼睛,随着阵阵书声不断摇头晃脑,良久,方悠悠开口道,“那什么临终、临死的,可是三山二林中的那两位?”“不错,不过,萧氏三山失踪很久了,如今京城只剩下他们二林,他们和苍景天的关系很好。”赵嗣微微一诧,点头答道。“你放课后约一下他们,我想和他们谈一笔生意。”法海舔了舔嘴唇道。“生意?好!”赵嗣虽然疑惑却不敢多问,他清楚法海找他们二人绝无好事,不过,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他赵嗣只欺负了法海一次就付出了十颗地灵丹的代价,怎么能便宜了这些整天欺负法海的家伙?赵嗣倒是有些期待,看法海会用什么手段对付这些人。法海却是没有心情为赵嗣答疑解惑,吩咐完,就摇头晃脑的跟着老夫子吟诵起来。“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星辰。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体自然……”法海对儒家的兴趣一直很大,不仅是因为他前世的职业,更是因为当年吕洞宾提到的那需要悟彻三家的逍遥之道。法海是个公认的才子,他也一直希望能将这种文化上的优势转化为实力上的优势,这就需要借助于儒家。据法海所知,当世儒家流派极多,但涉及到修真界就只有两个宗派,一个是道德宗,讲求以王道立身,以德行惠民,修真界强则助皇权以制衡修真界,皇权强则助修真界制衡皇权,总之,就是保持平衡,不让天下万民遭殃。这一宗派中修行者不多,但若修行,大多都是不出世的高手,多以五德终始术闻名于世,稷下书院的秦恕之就是当今道德宗领袖。另一个就是屠龙一族,同样是追求平衡,他们却是以暴制暴,荆轲、徐福都是这一派中比较闻名的人物,他们行踪诡异、修为莫测,最擅长的就是屠龙之术,若是现哪位帝王修真以求长生,直接刺杀了之。这两个宗派,无论哪个,都修一口天地浩然正气,都尊孔圣人为至圣先师,尊春秋为无上圣宝。“孔子作春秋而圣人皆惧,其缘何也?惟其惧以贻臭诸天万界,为千古万世所唾骂,受天道之诛耳,故是春秋为经,乃大道所存焉。”据说真正的春秋是一本无字天书,大林寺无涯札记中关于春秋的记载很含糊,只有这一问一答,法海隐隐觉得其应和天道运势有关,不过,真正的春秋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当年始皇焚毁了孔圣宗祠后就失了踪。儒家史笔如刀,杀人不见血,当年始皇帝根本没有焚书坑儒,他只是毁了孔圣祠堂夺走了春秋,在儒门运作下,如今就成了天下万民心中嗜血恶魔一般的存在。闲话休提,单说这儒家必修的一口天地浩然正气,乃是儒家方士立身的根本,以一口天地浩然正气直通金丹、舍利、天地至理,诸邪辟易、万法不侵。很多儒生一辈子没有修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