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分粮
柱已经七十余岁,快五十时才生下李俊孙,老人替闵家效力大半生的时光,青年时曾追随闵家先祖备倭,在云梯关多次迎击来犯倭寇,是现在整个大河卫里为数不多有实战经验的老人。

    李奇柱对李俊孙爱如珍宝,打死是不可能,不过以老人那暴性子和老兵的操守,听说家丁不敢护卫家主,怕是李俊孙真的免不得要挨一顿暴打。

    “平素对你们关照也不够。

    ”闵元启叹息一声,对两个躬身请罪的家丁道:“按例是每月最少给你们两石粮,再给三两银,可这十来年下来,我家的家底也耗的差不多了。

    原本的十来户家丁,现在也就只剩下你们两家,也就到年底多给你们一两石粮,你们两家也并无抱怨……这一次的事,你们自是有错,但平素未认真习武,打熬身体和胆魄,又未上得战阵,初历此事有些胆怯迟疑也并不为过。

    不过此事有一不可二,若你们还自认是我闵家的家丁,从明日起便要早早过来站班侍卫,认真习武,再遇凶险之事,我一声令下,便得上前搏命。

    若做不到,家丁名义便不要留了,与普通旗军一样,我也不会为难你们,以全过往恩义。

    ”

    李俊孙和王武迈其实都相当不安,身为家丁,坐视家主落在被围攻的险境,其后这几天闵元启一直不怎么理会这两人,又和普通旗军一样领八斗粮,两人内心七上八下的不安。

    此时听到闵元启的话,两个二十来岁的汉子都感觉鼻头一酸……

    “家主,”李俊孙沉声道:“以后就算拿我垫刀头,我皱一下眉头,就不配当个汉子。

    ”

    王武迈也道:“穷富只是一时的事,以家主的胸襟格局,还有这官职身份,将来迟早会发达,我也是跟随家主跟定了,不管风里雪里,刀山火海。

    ”<div

    一百多石粮,也就是一万多斤,一百二十斤一袋是一百多包,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了百户官厅之前。

    爱

    这个院子就是整个百户的核心所在,也是不多的瓦房之一。

    三开间的大门,门外有一大片空地,夯土而成,最少历经二百年以上的岁月,地面被无数人踩踏的平滑如境,哪怕是下整天的雨都沾不起什么泥了。

    从大门入内是一个演武场式的大厅,正中是三间堂房,也是百户的公事房,两侧厢房原本是百户下经制吏办事的地方,对面的厢房是存放军械的仓所,各卫指挥和千户下都有军械局,各百户也有藏兵器的仓所,每个卫俱有制造兵器铠甲弓箭的任务,只是现在各卫交上的兵器已经越来越少了。

    再往内去,则是内院,一样有正房厢房,此外还有马房茅房之类的配房,这便是整座官厅所在之处。

    闵家世袭武职便是百户,二百年下多名先祖到指挥佥事,同知,卫指挥之职,但真正始终留在手中的就是这个百户世职和官厅。

    正中院落的楹联便是证明,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所余的也就是这些。

    站在官厅门前,闵元启不乏感慨,眼前这座院落代表的是权力和传承,哪怕是几百年后,不少地方还有官厅镇,官厅村之类的称呼,自己现在是这座建筑的主人,眼前这些贫穷,瘦弱,饥饿的人群,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责任。

    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就象闵元启十多天不出现就有可能饿死人一样,责任这种东西若不放在心上便是虚无缥缈,若扛在肩膀上,便是沉甸甸的压人。

    所有人都未敢吭声,只有韩森站在闵元启下首的石阶上,比闵元启略低一头。

    “所有粮食按户分,不管是漕运运军还是留在家煎盐的,旗军俱领八斗。

    ”闵元启按刀肃立,大声吩咐道:“小旗官每户领二石,此次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明简介 >谋明目录 > 第十九章 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