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赝品假货
尽欢断定这枚玉玺是清朝的赝品假货,并不是单纯来源于她的猜想,也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后,第二年开始就没拿到民国政府承诺的400万生活费。
溥仪没有谋生手段,花钱又没有规划,生活很快就入不敷出的局面。
没钱花怎么办拿东西换呗溥仪从皇宫带出来珍宝古玩,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传国玉玺在溥仪的眼里也是赝品,他也不看重这枚传国玉玺。他看中的乾隆田黄三联印就被他贴身珍藏着,一直到建国后抗美援朝时期才重现天日
于是这枚传国玉玺连带着一批珍贵的古玩珍宝,被溥仪典押给美国银行贷款。
说是典押,钱溥仪还不上,或者说根本就没准备还,典押就成了死当。
过了赎还期,银行决定对这批珍宝进行公开拍卖。
当时这场拍卖会经过刻意的宣传发酵,惊动了各方势力,日国也派人前来参加拍卖会。
洋行请来的鉴宝专家,著名的珠宝商人铁宝亭,觉得这好歹是华夏的东西,怎么好落入外国人手里。
最后铁宝亭在好友的帮助下,终于花重金把玉玺连带着这批珍宝买下。
1948年4月,蒋家在战场上节节溃败,于是要求平津富豪商贾撤往沪江金陵,铁宝亭也在撤离之列。
当时津浦铁路中断,飞机票稀缺,铁宝亭只好走水路,带着传国玉玺登山了去往金陵的“万里号”轮船。
当时时局紧张,北方多少人都想往南撤,“万里号”在乘客和货物都严重超载的情况下,隐患重重地驶向渤海湾。
在行至荣成湾内线时,天公不作美,海上风浪大作,万里号先是偏离航线,后又触礁破船。
在所有人性命堪忧的惊惶环境下,铁宝亭所带的传国玉玺,不慎掉入了大海,葬入茫茫波涛之中。
按道理说,沉入海底的传国玉玺,是很难重见天日的。
就算是被冲上岸,洋流是运动的,玉玺出现的地方,也应该离荣成湾很远才对。
哪曾想到二十多年后,传国玉玺又出现在荣成湾,还被一只八爪鱼带给了尽欢。
这种极其小概率的幸运,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尽欢也只能归功于她的锦鲤体质。
把玉玺收进了空间,尽欢又继续往前走。
尽欢在踩水嬉戏的时候,不忘捡被冲上岸的海鲜,放到空间的保鲜仓库里,准备带回去给徐祖爷尝鲜。
还没捡到多少海鲜,尽欢就看到近海上,正有不少渔船在往回开。
渔船陆陆续续地着陆,渔民们有条不紊地整理收拾着一天的收获。
尽欢走近了渔船去看热闹,渔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收拾打回来的海鲜。
琳琅满目海鲜,看得尽欢目不暇接。
扇贝、鲈鱼、对虾、琵琶虾、黄花鱼、带鱼、鲅鱼、乌鱼、鲍鱼、海参、海胆、魁蚶。
尽欢也只认识这些常见的,还有好些长得奇奇怪怪的,根本叫不出名字。
而且还有个比较奇怪的地方是,这几条船,船上船下忙活的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小闺女,你是谁家的呀我怎么没见过你呀”有个中年妇女边收拾渔网边问道。
尽欢笑着说道“婶子,我是跟着家人来村里走亲戚的,看你们打渔很好奇,就过来看看”
出门在外要懂得保护自己,女孩子更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性。
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见着生面孔就欺生尽欢首先亮出了是村民的亲戚,也是为了减少麻烦。
之前就听那个小男孩说,村子里大部分是姓王的,尽欢猜测村里的村民,有极大可能村出自同族。
同族同宗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