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章 复古大师
仙升举形滞难脱,临行须焚名香百余觔以佐之,这或许是隐晦言死,但根据字面意思直白翻译就是神仙飞升身躯沉重,临行前需焚烧名香百余斤,借助烟气托举”

    “还真他娘的会玩啊,一口气烧掉百余斤香料”

    李柃如今所想到的,是古代神怪志异当中的一些和香道有关的传说。

    “不过隋炀帝时期,除夕夜在宫殿各院都堆上篝火,把沉香木和各种香料当柴烧,火焰高达数丈,香气数十里可闻。”

    “这一个晚上就能烧掉二百多车沉香木,二百多石香料,实属奢侈。”

    “我什么时候也巧立名目开个焚香盛会,烧它几百车沉香木试试看”

    李柃憧憬着,灵材暂时烧不起,凡材倒是可以尝试。

    “焚香盛会那是什么”

    第二天,李柃在家中品茶看书,顺便和妻子提及此事。

    九公主好奇之极,向他打探详情。

    李柃道“燔柴烧香原本一体,古之先民不知提取香料,多以焚烧艾蒿椒桂之属取代,所以香文化实际上是从原始部落时代焚烧草木的做法发源而来,这在上古巫觋盛行,众生愚氓之时就已经有所体现。”

    两个世界自有共同之处,凡民百姓利用香料的方式的确大同小异。

    “这就不得不提及香料驱虫,辟邪,甚至治疗的功效了。”

    “有巢之前,先民居于洞穴,可抵御风霜雨雪和野兽。”

    “但是洞穴里面大多潮湿阴暗,又有可能藏着蛇虫鼠蚁,该怎么办”

    九公主想起信灵香的功效,不由道“焚香”

    李柃道“不错,就是焚香,准确来说,是用烟气去熏。”

    香乘一书曾经记载信灵香的来源。

    据传汉明帝时,真人燕济居三公山石窑中,苦毒蛇猛兽邪魔干犯,遂下山改居华阴县庵中。

    栖息三年,忽有三道者投庵借宿,夜中谈及三公山石窑之好,奈有邪魔侵内。

    一人道“我有奇香,能救世人苦难,焚之道得自然玄妙,可升天界。”

    真人得香,复入山中,坐烧此香毒,蛇猛兽悉皆遯默。

    忽一日,道者散发背琴,虚空而来,将此香方写于石壁,乘风而去。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神怪志异的故事,忽略故事背后道人散发背琴,虚空而来,把香方写于石壁的说辞,单看前面,分明就是原始时代的穴居之民都会做的事情。

    李柃道“最初之香,只是艾,椒等物,甚至随便哪里捡来的干柴枯草都算,目的是为烧出烟气,驱赶蛇虫鼠蚁,洁净环境。”

    “先民不知其理,但却本能的记住了燔柴烧香可以驱赶邪祟,并且将其完美的与部落时代的篝火,祭祀结合在一起。”

    “篝火,祭祀”九公主听到了关键词。

    李柃道“不错,就是篝火和祭祀。”

    “香文化来自燔柴之礼,所谓燔柴,是一种古代的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物置于积薪而焚烧,从这里不难看出篝火文化的遗风,古人相信烧香点烛可以祈祷上苍,沟通神灵,玄辛国中的烧香祭祀之礼也由来已久。”

    “世间不乏拜火之教,民俗文化之中也多有篝火节日,其实都可以算是同出一源。”

    “这可以算是香文化的前身,后世开化之后,因人本能喜香而厌臭,逐渐发展出真正的香料,但也往往舍本逐末,重在其表,只关心香料香品散发出来的气味本身。”

    “随着香料品种的增加,香品香气越发丰富,或许后世某个时代,凡民都可以大规模制备香精香料香水等物,使得香气充盈四野,无所不在,但却反而忘却其根源,只是作为附庸风雅的玩物。”

    “但是”

    “要讲风雅,就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香祖简介 >香祖目录 > 第22章 复古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