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最是柳树留不住
打开门,便让他们进屋。

    房子是徽州乡下常见的石头房,墙壁叫烟尘熏的发黑,但是收拾的干净,农具家什都堆叠在角落里,可见主人勤恳。

    既然进了门,便是客人。

    晚饭老人还特意捡了家里存的几个鸡子做菜给他们吃。

    饭菜上桌,遗光却对着其中一盘焦黄的豆腐大感兴趣。

    “阿婆,这可是毛豆腐?”

    老人家一听她这外乡人竟然识货,有些不好意思

    “这东西你们怕是吃不惯。”

    毛豆腐即霉豆腐,是徽州的地方特色风味菜肴。

    取石膏豆腐,切小方块,下铺稻草,放置在笼屉上,盖上草席,室温放在阴暗处。

    两三天后,长出白毛,即可取用。

    当地人最普遍的做法,便是油煎。

    受油热,白毛塌软覆盖在紧缩的豆腐表面,吃的时候沾上家家户户自制的辣椒酱,金黄芬芳,外脆内嫩,滋味鲜香。

    可这东西毕竟本是穷人舍不得粮食的节俭做法,又因为食物需要久放,让表面长毛。若是用这道菜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就怕他们一知半解,以为是用霉烂的东西做菜与他们吃,反而心里要惹来怪罪哩。

    是以,方才老汉只招呼他们吃鸡蛋,将这一盘放的远远的,提也没有提。

    遗光笑道

    “我小时候,曾和父母来贵地拜访知交。那位长辈招待我们吃豆腐宴,其中一道虎皮豆腐,就是毛豆腐做的。”

    所谓入乡随俗,遗光这话,让两个老人心里更好感顿生。

    他们两个又极懂礼貌,鸡蛋只在一开始主人家邀请的时候沾了一筷子,后面不管怎么劝说都不吃了,倒是有大半,被遗光抱着家里的小孙孙,哄着都喂进了孩子的肚子。

    一顿饭下来,小娃娃搂着遗光便不愿意撒开手了。

    饭过之后,闲话家常,

    交谈里,他们知道,这家的儿子媳妇在徽州城里给人帮工,只留下老人在家养孙弄稼。

    徽州城山明水秀,可当地人却不以种田为主。

    自明以来,徽商便于晋,粤,甬并称为四大商帮。

    徽人最看中两种出路。

    第一等读书做官,

    若是不成,便去经商。

    千年积淀,当地对教育都格外看中,便是商人也好以儒商称谓为荣。

    听说他们是要去徽州城,放下了戒心的老夫妇便热心的介绍城里的消息。

    老阿婆更是推着老汉连夜去前面的人家打招呼。

    让那每天进城贩菜的邻居捎带他们一程。

    第二日天还没亮,邻居过来叫门,他们亲自送出门去,还包了自家做的雅称徽州饼的枣泥酥馃给他们带上。

    临走前,遗光使了个眼色。

    陆金趁他们不注意,在橱柜里悄悄放下了几个铜钿。

    骡车慢慢悠悠走在乡间的小径上,遗光侧坐在骡子的背上,听着前面陆金和主人交谈的说话声。

    星子隐退了,天色渐渐从黧黑转给靛紫,又成群青,钴蓝……

    等走到了城门口,已经亮了。

    千年徽州城,白墙黑瓦,檐角对称高耸,秀美中带儒雅大气,

    陆金自进了城,眼睛仿佛走马观花一般看街面上高低错落的马头墙,见有二叠、三叠,

    甚至还有夸张至五叠的。

    遗光见他看的津津有味,伏下点身体,她此刻又将头纱遮住脸,小声替他解说。

    这类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主人“读书作官”的追求。

    徽州建筑内秀,大体素雅,边角却别有匠心。

    遗光素手一指,引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遗光(军官)简介 >遗光(军官)目录 > 最是柳树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