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7
将整个鹏城画出了‘两环三区’,内环线是鹏城的经济发展区,主要用于一些大型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入驻,零星分布有一些高档的住宿区。”

    “外环线是鹏城的高新企业区,主要用于扶持面向二十一世纪以及面向未来的企业,诸如芯片科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传统领域中的通讯革新技术等等。”

    “至于第三区,我们的规划是生活区,以临海那一片地区为基础,将高楼大厦都建起来,以天然的海景风光来吸引有潜力的人才入住,同时,鹏城想要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搞起来。”

    “目前来看,鹏城还没有一所高校,我建议鹏城政.府能够积极引进人才,或是邀请国内知名大学在鹏程建立新校区,或是单独办学……未来的社会,是比拼人才的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能够生产科学技术的,唯有人才。”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社会中,不同城市之间一定会掀起人才争夺战,因为人才带来的是经济创收,是活力注入。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前来入驻,可以期待一下,这些人才会为这个城市带来多少的附加价值。”

    “撇去个人创造力不谈,这些人才如果要在鹏城安家,一定会购入固定资产,而且这些人多数都是要来鹏城安家落户的,他们会带着妻子、孩子、家中父母、甚至是一些亲戚来到鹏城,单单是对房地产行业的刺激,一个人才就能带来十分可观的利益。”

    “衣食住行中,仅仅是一个‘住’,就有这么可观的利益,那衣、食、行呢?还有相应的医疗资源需求,教育资源需求等等。能够源源不断引入人才的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城市,是良性循环的城市,是未来值得期待的城市。”

    “反之,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年轻人的注入,那这个城市将会变得暮气沉沉,最后变成一潭死水。”

    苏娇杨说的话让鹏城发展改革委的领导豁然开朗,他端起酒杯,发自肺腑地感谢苏娇杨,“苏主任高瞻远瞩,随便提点我们几句,就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啊!”

    苏娇杨回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前为了琢磨清楚这些东西,我研究了两年。”

    “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我建议你们看一看我写的那些论文,不算深奥,很多定义都阐述清楚了,想来对你们是很有用处的。另外,如果我们这研究方案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诸位领导多多指教,我们的目的都一样,为了让鹏城发展得更好。”

    那些领导嘴上说着不敢,心里也是真的不敢,他们害怕苏娇杨一怒之下,把他们也给气出个脑梗来。

    当然,主要还是苏娇杨拿出来的研究成果质量过硬,要是这些研究成果是瞎搞出来的,别说是脑梗了,这些领导就算拼着‘猝死’的风险,也不会让苏娇杨蒙混过关。

    *

    离开鹏城之后,苏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简介 >七零年超级学霸目录 > 分卷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