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8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职业棋手?”

    这个问题,光总算知道答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通过职业棋士考试。”

    “对,没错!”杨海予以肯定的回答,“而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就必须通过每年一度的‘定段赛’。围棋道场存在的意义,与其说是一家‘培训机构’,不如说是一所专为以‘成为职业棋手’为目标的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围棋专门学校。换言之,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他们都是‘全日制’的,甚至还有一些家住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为了求学而早早离开父母,全年都在围棋道场住读。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会看到这些家长们迟迟徘徊在教室门口,不肯离去。”

    杨海说着,又将话题重新绕了回来:“他们之中,有的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父母其中一方毅然选择辞职陪读,有的则是因为北京距离他们家乡实在路途遥远,高昂的学费已经让他们捉襟见肘,再加上往返路费,他们把孩子送到这儿来,回去后再想来看上一眼,恐怕也要一年半载之后了。”

    说到这里,杨海仿佛为了留给光和亮一定消化时间般,稍稍顿了顿。

    他在其中一间教室前站定,目光幽深地看向正在教室里对弈的孩子们,片刻之后,才接着道:“这些家长和孩子们,居然会为了一个不确定能不能实现的目标而甘愿付出如此多的时间与金钱,甚至不惜放弃常规的升学渠道,这在你们看来一定非常不理智,是不是?”

    转头面向两人,读出光眼里的讶异后,杨海声音一沉,随即一针见血道:“但这就是中国围棋人的执念,你就算说他们是‘孤注一掷’也不为过,而这,恐怕也正是近几年来,日本围棋始终不如中、韩两国的原因之一。”

    听闻杨海的话语,亮光俱是微微一怔,纷纷抬头看向杨海。

    好像早已料到两人会是这个反应般,杨海一勾唇角,故意卖关子道:“知道为什么吗?” 见亮光两人面面相觑间,双双摇头,这才不紧不慢道:“因为竞争意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注[1]:あなた,也写作“贵方”,既表示敬称的“您”,又可以理解为妻子称呼丈夫时的“亲爱的”)^_^

    注[2]:在日本围棋规则里,胜负计算是比较目数,而单官无目,因此是不收单官的,但是在中国围棋规则里,却需要收单官,这是中日围棋规则的差别之一。

    第136章 chapter 48(2)

    “这些年来,中国围棋常被外界指责,越来越商业化,快棋赛越来越成为主流赛事,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杨海说着,复又看向教室里的孩子们,“之前,我有特地了解过你们的七大头衔战,以本因坊头衔为例,每回合要进行两天,双方各有八小时执棋时间,这样的棋赛可供思考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或许对于日本围棋棋手而言,围棋对弈更讲求一个‘雅’字,胜负固然重要,享受对弈过程却更为重要,但是对于中韩棋手而言,就只有一个字,赢。”

    说话间,杨海忽又话锋一转。

    他看向亮光两人,道:“上午与塔矢君对弈的李杰,你们还有印象吧?”

    上午方才对弈过,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杨海冲两人略一点头,又道:“李杰,就是出自沈方明道场。他的故事,你们有兴趣听一听吗?”

    与光互看一眼,亮再次点头:“请说。”

    于是,往后的时间里,原属于一名陌生棋手的少年往事,便在杨海边走边说间,在两人眼前徐徐展开。

    李杰四段,就如杨海先前所提到的那般,也是数百名为了围棋,特地“北漂”上京求学的“冲段学子”之一。因为家住江浙地区的某个小城,父母将他送至沈方明道场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棋魂同人之十年踪迹简介 >棋魂同人之十年踪迹目录 > 分卷阅读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