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温度开得很低, 空气干爽,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气氛热烈。
刚刚一场热血的街舞炸燃了场子,现在就算冷静下来,每个人依旧脸颊红红的, 举着小灯,正抬头看着舞台上, 满是期待的等着下一个舞者的出场。
“叮”的一声,白色的灯光骤然暗了。
安之缓步走上了舞台中间,三声倒计时过后,灯再度亮起, 流转的光线变成了有些艳丽的玫红色。
秦淮河的小桥流水利用3D技术影印在舞台上,逼真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中间,是一只很大的船, 船下,水波荡漾。
船的右后方,坐着一名女子,她低着头,手里抱着桃木琵琶遮住了半边脸颊。
镜头下移,落在她的手上,她修长的手指缓缓抚上弦,轻轻一拨。
“嘣”
琴声短促,清脆。
安之姗姗来迟,拨开帘子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桃红的纱裙,颜色艳丽,浓妆艳抹,媚而不俗。
随着拨弦的动作渐渐加快,琴声从轻柔慢慢变得激昂。
琵琶的声音富有颗粒感,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风尘气,哀而不伤。
安之踩着节拍舞动着,一颦、一笑、一转身、一回眸,都像极了古书中,出现在秦淮河畔的舞女。
甲板上一舞,不知俘获了多少河岸少年的迷恋,可舞女一眼爱上了每天傍晚运货时都会经过的商人。
从心动到相识相许,一路顺利,只是这段感情,最后还是不得善终。
商人不辞而别,舞女重新回到了船上,日日夜夜立于甲板上,跳一曲《红梢》,等着商人回来。
可岸边的看客换了一轮又一轮,直到她老了,跳不动了,脸上满是皱纹,她等的那个人还是没有回来。
有人路过把故事作成诗,唱成歌,在秦淮河畔的大街小巷流传,大人小孩都听过,耳熟能详。
所有人都知道她后来的故事,除了她的心上人。
……
琵琶声停,甲板的身影高高一跃,似想追寻的蝶,最后却徒然地躺倒在地上,眼角流下一串清泪。
一曲《红梢》罢,一位绝代舞姬的爱情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场。
这是舞女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或许是安之表演的太过真实,利用舞蹈动作将风尘的美和期待失望刻画得入骨三分,太有感染力,跳进了观众的心里。
一时之间,台下安安静静,台上唯一的女评委默默地擦着眼泪。
毫无疑问的,相比于技术流,安之这走心一舞再次获得了高分。
……
下了台,安之回到化妆间,她的情绪还是没有从舞蹈中出来,眼睛红红的,眼泪怎么也停不下来。
妆勉强卸了一大半就卸不下去了,米岚举着卸妆棉站在一旁,无从下手。
“安之老师……”
门突然被推开,南桑拿着一个白色的食盒进来,反手关上了门。
米岚声音一顿,回头看了一眼,又转头看了看安之,而后朝南桑使了个眼神。
南桑回了米岚一个笑,比了个OK 的手势。
这种情况她最近经常见到。
入戏太深一时出不来的,除了演戏的演员之外,舞蹈演员有时也会,就比如现在的安之。
安之没有经历过和心爱的人分开的刻骨铭心,没有体会过那种被绝望缠满的希望,刚刚陷入热恋中的她,在练舞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感觉,进入不了状态。
其他的她都可以尽力演,但最后那滴眼泪,怎么也流不下来。
于是宁歌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代入自己,然后把时怀瑾想象成是不辞而别的商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