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19
裴绍顶讨厌他这副高高在上姿态,不知道,还以为他才是老子,自己是儿子呢。</p>
他皱起眉,道:“你们去东郡任职,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只是……”</p>
“裴大人。”沈启淡淡打断了他:“我兄弟二人前往东郡,乃是受朝廷委派,与你有什么关系?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结果?”</p>
官署外还有行人,远远瞧见这父子三人,便驻足观望,听沈启如此言说,禁不住笑出声来。</p>
裴绍被他下了面子,脸上火辣辣烫,铁青着脸,道:“顽固不化!你可知那东郡是什么地方?真到了那儿,你们哭都来不及!”</p>
“都是为百姓做事,为天下谋福祉而已,去哪儿不是一样?”</p>
沈启淡淡道:“我不想去,你不想去,大家都不想去,干脆把东郡送给南唐好了,还守着它做什么?”</p>
裴绍面色为之一僵:“你!”</p>
“裴大人,那是我们土地,是祖先一刀一枪打下来,后世人唯有珍惜,哪有挑三拣四道理?若按照你说法,只管留在建康享清福便是,谁要管外边儿是何光景?”</p>
沈启脸上显露出几分讥诮:“哦,我忘了,一直以来,你们裴家都是这么做,难怪现下会这么想了。”</p>
裴绍脸色愈发难看,周遭人却是肃然起敬。</p>
一直以来,官员们都以久居建康为荣,不愿前往地方,而那些偏远穷苦之地,更是被视为阿鼻地狱,无人愿意涉足,若是被分派到那些地方去,更是叫苦连天,何曾有人说出过这么一番话?</p>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为官做吏,要想便是兼济天下,”沈章则平和道:“裴大人,你也是读过圣贤书,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家国困窘,边境不宁,我辈本该济世救民,既如此,请自启、章起!”</p>
众人听得面露敬色,纷纷近前去向这两个年轻人致意,官署内三台八座听闻此事,也是面露欣然之色。</p>
裴绍原本是想以东郡困苦来迫使两个儿子低头,不想反倒被人按倒在粪坑里,踩着他后脑勺刷了一波声望,当真又窘又羞,狠狠瞪了那两人一眼,拂袖而去。</P></p>
“他们既愿意去,那就去吧,”裴蕴听闻此事,也是冷笑:“真到了东郡,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p>
……</p>
对于别人而言,东郡是阿鼻地狱,但对于沈启和沈章而言,却是最好练手之地。</p>
如若真不想去,只管去沈家门亲故旧那儿走动,总不至于更改不了这政令,实在不行,递一句话给临平道长,他在皇帝那儿面子可远比裴蕴大,何必等着瞧裴家脸色。</p>
天下承平时候不多了,他们要尽快组建起一支强悍势力来,也要尽快提升官位,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地方比东郡这样又穷、又面临南唐压迫边境郡县,更容易做出成绩?</p>
燕琅听闻此事,不过淡淡一笑,沈启毕竟是做过皇帝,打过天下人,要是连这点事都处置不好,那皇帝趁早别当了,回吴兴来打鱼吧。</p>
沈恪知晓这两个孙儿根底,自然不怵,吩咐人帮着提供物资,自己却在吴兴招兵买马,进一步夯实基础,以备来日。</p>
东郡临近南唐,原是边防要地,只是因为朝廷不甚重视,军费又屡有克扣,边军自然不堪一击,作战中屡屡败退。</p>
军纪废弛,南唐人不时过境劫掠,商队等闲都不愿过去,如此一来,商业怎么可能发展起来。</p>
东郡本地郡守上了年纪,原本就是到这儿来养老,什么都懒得管,只等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