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宴饮前后(下)
nhaoshu.org</P></p>
这故事很烂俗,但却很动人,因为这出戏是真有其事,讲的是前朝一段奇缘。</p>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门弟,他少年得志,十六岁就科试簪花,先后辅佐了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泽姓无数,后被录入正史《名臣传》。</p>
而他的Q更传奇,因为,她的确是秦淮河畔的歌J出身,后世称之为‘琉璃夫人’。本来嘛,这样不大好见光的身份,就算瞒不了当时人,好歹在书面上做些章,糊弄一下后人也好,偏偏这位高夫人实在有名了,而他们的事情闹的也大了,就算正史上不写,野史上那也是铺天盖地。</p>
——这时,八角亭那边忽响起一阵轻鼓,由缓至急,四个乐工一起十指疾拨弦,如泣如诉,若满地泻珠,惊心动魄,明兰抬眼看了看身旁的朱氏,再看看J位妯娌,只见她们都是一脸激动心醉,明兰知道,最精彩的一段来了:</p>
高覃从边城回家苦求高堂,双亲终于同意纳琉璃夫人进门为妾,谁知琉璃夫人不G,她对着情郎叹了口气,说了一句名言:“汝甚,然吾也ai己甚。”</p>
她说,她受了半辈的白眼轻视,脱了J籍后,已决计后半辈挺起脊梁做人了,是以开作坊,招徒,经商行贾,已经替自己挣下尊严的生活,并且她现在过的很愉快。</p>
高覃坚决要娶她,江左高家却死活不答应,这件事闹的天下皆知,连市井街坊都热衷谈论;最后,高覃毅然放弃似锦前程,弃职去衔,还被高家开除宗祠,赶出家门。</p>
然后,遭受天下人非议的夫Q俩隐居于雍州山野,清贫日,相濡以沫,高覃潜心读书,著书修,教诲弟,琉璃夫人则带着贫困的当地姓,开山凿矿,蓄水为田。</p>
整整十年,皇帝都换任了,高覃以扬弃程朱理的J本鸿篇巨作而再名满天下,四海莫不仰慕,纷纷前来求教,朝廷发诏令,让高覃复职还朝,此后青云直上,出将入相,归乡野,又次还朝,官位直至师,且门下弟无数,最后入了《名臣传》和忠良祠。</p>
而高夫人呢,从歌J到超一的诰命夫人,琉璃夫人的一生简直比传奇还传奇。</p>
当时明兰读了这段书(正史+野史),曾疑问庄先生:“矿山可以S开的吗?官府不管?”</p>
“别的矿不可以,然琉璃夫人却可以。”庄先生道,“因这矿非金银,非铜铁,非煤盐,而是一种奇异的‘石英’,可烧制琉瓦玻璃,官府都不知道那东西作什么用的。”</p>
玻璃!是的,玻璃。</p>
明兰瞳仁微缩,看了眼四周敞开的窗户,上面镶嵌着明净瓦亮的玻璃,有些是整块整块的透明玻璃,有些是小P小P镶成花鸟图案的彩琉玻璃,光华绚烂,厅堂敞亮。</p>
在技术水平低下的古代,琉璃夫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精密实验,先烧些玻璃小玩意挣些前期资金,十J年后造出凸透镜P,以作千里镜或放大镜,再十J年后,终于彻底革新了技术,烧制出大面积且平整结实的薄玻璃。</p>
这位琉璃夫人应该是穿来的——明兰微微出神的望着玻璃窗——从她目前残存的实验手稿来看,她还是理工的。</p>
这专业可真好呀,明兰低头叹息,十分羡慕。</p>
厅内响起一阵轻轻的喝彩声,只听那nv先儿的唱腔陡然低沉深衍,眼神中直是天荒地老的信息,就是明兰这样的伪青也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出好戏。</p>
因为这戏是前朝一位大才所作,而他正是高氏弟,在他七十古稀那年,午夜梦回少年求时代,那时他们常能见到白发苍苍的高覃夫F,携手缓行江畔,依旧是恩ai情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