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9章 顾廷烨的仕途
com</P></p>

    “从我会懂事起就知他活不长。”顾廷烨面无表情,“也没见他少出幺蛾。”</p>

    他童年时代对长兄最深的印象,就是顾廷煜一边半死不活的让人扶着喝Y,一边闪着不怀好意的目光向老爹进谗言,从小到大他吃了这位病人的不少苦头,在他看来,生病不能抵消作恶,而同情也不影响憎恶,做了坏事的人,就是在病床上也应该拖起来接受惩罚。</p>

    这种观念颇有J分现代意味,明兰立刻表示万分赞赏:“夫君果然恩怨分明,真丈夫也。”</p>

    顾廷烨横了她一眼,心情好了不少,笑骂道:“伶牙俐齿!你不去殿上跟那帮读书人耍嘴P真是可惜了!”</p>

    最近他对读书人意见很大,好吧,这是他进来抑郁的第二个原因。</p>

    自六月起,他正式兼任五军都督府副总都督,领左军都督,加封少保,地位提升的结果就是他开始直接参与军国参政讨论。随着时局稳定,所有的暗C汹涌渐渐转化为斗,前堂正殿成为了各派人马的角力场,一伙人天天在那里口沫横飞。</p>

    给先帝上谥号,他们要吵;给两宫后的仪仗待遇不同,他们要吵;人事变迁升降,他们也要吵;至于行政部署国策决断,他们吵起来更是连饭都可以不吃。偏本朝祖制是官节制武将,武官大多是奏报,辩驳议论属于官的活计。</p>

    以前顾廷烨只管自己一亩分田时,站在殿上旁听时可以左耳进右耳出,反正重要的东西大多会另抄数份发送重臣自行研讨。可如今,他算半半武了,只得竖尖了耳朵认真听,因为皇帝被官撅住了说不出话时,最喜欢问一句‘xai卿,你以为此事如何?’</p>

    ——这位xai卿通常由沈从兴,姚阁老,还有顾某人轮流担当,其它人有情出演。</p>

    以为个头啊以为!他要是有拽的本事,何必G这行,靠刀口T血混饭吃。</p>

    先帝的谥号里要不要多加一个‘’字,有个mao关系啊?就这点事,素有恩怨的两派就能摆齐了人马,从天亮吵到天黑,满嘴的之乎者也,引经据典,从皇五帝一直吵到先帝晚年宠幸小荣妃的不当。</p>

    这种吵架还算温和,好歹皇帝没很大意见,看着下头人掐架也颇有风味。</p>

    新帝显然N,不知这朝堂之险恶,当两派人马争论不下时便求皇帝仲裁。</p>

    皇帝若不答应,那就是不孝。老皇帝临终前亲自把你从不mao之地拉上来,栽培你,支持你,立储继位,你居然还觉着老皇帝不好?!你良心大大滴坏了!</p>

    然后不拉不拉不拉,一连串引经据典。</p>

    皇帝若是答应了,那就是不明。因为老皇帝拖拉立储大事长达十余年,导致整个帝国腥风血雨,京城都叫血洗了一遍,多少忠臣良将死在前后两次变乱里头,就这样还不给个说法?皇上呀,你要为了天下苍生的公道人心而敢于牺牲自己个儿的区区孝名呀!</p>

    然后不拉不拉不拉,再一连串引经据典。</p>

    新天绝倒,唉呀妈呀,躺着也中枪。</p>

    好在他也有帮手,前后吵了半年,费了姥姥劲儿才把这事给平了。</p>

    前阵,朝堂上又为着两宫后的待遇问题闹起来。</p>

    皇帝自然希望为生母要求更高的待遇,可一大帮臣不答应,说先帝临终前,于满屋顾命曾有口谕‘待身后,要善待皇贵妃,一概典仪皆与皇后同’。</p>

    其实当时老皇帝都病糊涂了,眼看要咽气了,昏沉之际只认得长年相伴的德妃;按照现代法律观点,这种情况下的口头遗嘱,其实不能算数的。</p>

    足足吵了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番外简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番外目录 > 第149章 顾廷烨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