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2节
和道:“费牙,吃的腮帮子疼。”

    苏梅瞪他:“啃骨头你怎么不说费牙?”

    “嘿嘿,”小黑蛋笑道,“骨头多好吃啊,这个面疙瘩又大又厚里面还没味,能比吗?”

    苏梅看向刘浩南、刘平安等人,几人放下碗,笑道:“没小黑蛋说的那么难吃。”不好吃也是真的。

    当然这个不好吃,要看跟什么比,跟他们学校食堂的面食比,那肯定这个疙瘩面胜出,跟小梅姐做的鱼加面、肉酱拌面什么比,肯定要垫底。

    几人的评价一出,苏梅就后悔了,早知道就不问了,把她家赵团长打击得下次不做饭了怎么办?

    “赵团长,”苏梅在桌下勾了勾赵恪的手,安慰道,“我刚开始做饭,除了会烤鱼,做什么也是不好吃的。这个多做几次就好了,明天早上我和了面,中午咱再做一次,保证比今个儿还好吃。”

    “别啊……”几人齐声哀号。

    赵恪止不住笑了:“好!”

    “啊,不想吃疙瘩面呀~”

    “不想吃~”

    ……

    下午三点,苏梅叫起七个小子,拿了竹筐、扁担给五个大的,又拿了小铁耙给两个小的淘红薯:“去吧,早点帮他们把红薯挑回家,回来给你们烤鱼吃。”

    “真的?”几人双眼一亮。

    苏梅点点头,等他们走了,也拿了根扁担,拎着两个水桶和自制的鱼舀子出了家门。

    三亩水田,苏梅前前后后放了3000多条鱼,近三个月过去了,如今每条都有一斤出头。

    放下扁担和桶,苏梅拿着鱼舀子走在田埂上,不一会儿就舀了满满两桶。

    给司务长、王家、蔡佳微各送了十条,剩下的苏梅晚上烤了,正好一人一条。

    “味道怎么样?”苏梅咬着焦香的鱼,抬起胳膊肘抵了抵赵恪,“是不是格外鲜美?”

    “嗯,”赵恪剥了块鱼肉喂小瑜儿道,“你做什么都好吃。”

    苏梅白了他一眼,嗔道:“我问的是稻花鱼吃着肉质是不是更鲜嫩些?”

    赵恪咬了口,细细品了回:“跟平常吃的溪水鱼,区别不大。”

    “稻花养出的鱼是鲜,”刘浩南嗦着鱼骨道,“山间溪水里野生的鱼也不差呀,所以,还真不好分辨。”

    “照你们这么说,”苏梅沉吟道,“我倒是多此一举了。”

    小鱼儿本来在溪水里长的好好的,被她捧进了稻田,稻田那么浅的水,吃的还有限,肯定没有小溪来得自由自在,长得快。

    “你是会抓鱼,才这么说,”赵恪笑道,“寻常军嫂哪个会叉鱼,她们吃鱼还不得去供销社买,现在你去她们田里看看,一分钱十尾鱼苗,养到现在,收获是付出的多少倍。”

    苏梅想想也是,今个儿给司务长送鱼,司务长还道过几日后勤这边也要给稻田放水捞鱼,他估算了下,产量不低,等晚稻种上,鱼儿再养起,下半年战士们不缺鱼吃了。

    单从溪水里捉,全部捞起也不够他们吃上几回。

    “好了,”赵恪丢掉鱼骨,拍拍手,“浩南你们几个拿上铁锨、锄头、铁耙过来跟我挖地窖。”

    “刚吃完饭,”苏梅拦道,“歇一会儿。”

    “没事,”赵恪拿起铁锨道,“我们挖慢点。”

    军人可没有饭后消食一说,训练时还不是刚放下碗就跑动了起来。

    地窖挖好撒上石灰晾晒期间,苏梅带着刘浩南几人把扒坏的一千多斤红薯清洗干净削去坏掉的部分,切成薄片晒了两麻袋红薯片,其他的全部做成了红薯淀粉。

    留下五六斤红薯淀粉逢年过节炸酥肉吃,其他的又做成了红薯粉条。

    给大家煮了锅酸辣粉尝鲜,苏梅又领着几人给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重组家庭简介 >六零重组家庭目录 > 第13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