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0
林玉婵心道:“娘家亲戚来打秋风了。”
当官太太也不容易。
忽然,老仆现,催促林玉婵:“去吧去吧。”
接着高声通报:“夫人,苏林氏来啦!”
这就是逐客令了。院子里那个娘家亲戚再也没法赖着不走,垂头丧气地退了来。
林玉婵余光一看,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大爷,跟文祥夫人一样一脸福相,一身绸衫花马甲挺体面,手上戴串,就是嘟噜个面孔,好像人人欠他三百块钱。
大爷喃喃怒骂,和她擦身而过。
林玉婵已经等得有点麻木,赶紧上前拜见。
文祥夫人刚跟家哥哥吵了一架,也耷拉个脸。见了林玉婵,勉强提起个笑容,不咸不淡问候了两句旅途辛苦,让丫头上了个茶。
“你瞧瞧,写封信就成的事,你一个女人家,还大老远过来。也怪我在信里没嘱咐——嗳,也就是你年轻折腾,真是辛苦了。倒让我想起来了,我刚得了几匹银红缎子,是宫里的亲戚因着太后大寿,分赏来的。我这老太婆穿不得那艳的色,正好让你挑个花样。”
说着笑让人去取。
林玉婵:“……”
这是把她也当成来打秋风的了……
冯一侃的嘱咐她铭记在心。她还不推辞,否则成了瞧不上人家府里东西。
只低头谢了,好在手边带了一包洋货,价值远远超过一匹布。赶紧拿来。
文祥夫人立刻推辞:“老爷府上一向清廉,你拿回去。”
林玉婵耐心笑道:“这是给您的,不是给老爷的。都是小玩意,虽然好玩好用,但您就算拿去卖也换不得几个钱。谁要是揪着这些东西做文章,编排文大人,那也太丢份啦,传去只有挨笑话的份。”
文祥夫人想想也是。拒绝别人的礼物毕竟失礼。客气了半天,收了,好奇问问这些都是什。
好容易说到正题,讲了两句她在上海的生意,又提到林翡伦——
“啊,那个小闺女。有相片吗?我拿给我妹妹看。”
林玉婵深吸气,“回夫人,相片没照成,因为……”
刚要一气说孤院的变故,文祥夫人却忽然打个呵欠。
“随提一句的事,没关系,没有就没有。我该去准备午饭了,老爷回府里吃。失陪了。”
林玉婵一气噎在胸,眼看文祥夫人起身离开,只结结说:“告、告辞……”
她也看来,文祥夫人被她哥哥弄得心情糟糕,强提着精神跟她说了几句话,根本没兴趣深聊。
老仆带她门,还笑道:“太太真是好福气,那缎子是宫里赏来的,夫人一直没舍得给人,您这面子不小哇。”
林玉婵抱着一匹布:“……”
她千里迢迢进京,不是为了拿匹宫里缎子回去吹牛的!
如果换成在海关,或是上海任何一个新式衙门,她肯定扭头就回,死皮赖脸也要争取到一个说话的机会。
但冯一侃的危言耸听在她耳边响:别觉得己攀上官太太就尾翘上天。在京城里,惹怒了带“官”字的任何人,就算本人当时不怪罪,也会拔萝卜带泥,牵连一
串人,从此她在九城就上黑名单,谁也不待见。
林玉婵犹豫半天,终究没敢铤而走险,迈那一步。
她心事重重地府,冯一侃迎上来。
“没成事?”他一眼看来,轻松地安慰,“不要紧,凡事哪一蹴而就,以后再等机会就是……”
“是孤院已经被查封一周了!”
林玉婵掩饰不住焦躁。
一抬头,忽然看见方才那手串大爷,还恋恋不舍的没走,站在灰色墙根底,唠唠叨叨的抱怨。
“这做妹子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