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她也能拥有一间如此大而豪奢的……
摸着怀中钱袋子,孟桑顿时冷静下来。
忒穷,与其做梦,不如干活赚银钱。
看完一圈,管事和气问道:“不知孟师傅要做些什么吃食?府上一应食材都是有的。”
孟桑唇角勾起,要了豚肉、江米、红豆等诸多食材,又指向屋外翠竹:“除此之外,还要五根慈竹,不知可否行个方便,让仆役砍来?”
长得如此漂亮的慈竹着实难得一遇,不用来做竹筒饭,岂不是白费它多年努力?
孟桑自觉是个惜才之人,绝不浪费任何一样食材,势要让它们都变成珍馐美味,方才心满意足,就此罢休。
周遭,那位管事并一众仆役怔住,还要五根竹子?
到底是在长公主府上做事的,管事神色瞬间恢复如常,温声道:“自是可以的,不知五根够不够?我可让仆役多砍几根来用。”
孟桑点头,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劳烦管事。”
“孟师傅客气,我这就带着仆役去砍来。”
竹子有人去砍,孟桑和姜老头安心准备起竹筒饭来。1
取江米、红豆、稻米,用清水浸泡。另将腊肉切丁、豚肉切块,各自用不同辅料腌制调味。最后择出毛豆、玉米粒、花生等小料,待一会儿装填时随意混合。
不多久,管事和仆役带着砍好的竹子回来。这位管事心细,带回的竹子已经砍去枝叶,清洗干净。
“孟师傅掌个眼,看这几根能用否?”
孟桑一一挑拣过去,笑道:“多谢管家,挑的都是极好的竹子,能用。”
这时,杜昉回来,正巧撞上孟桑向管家要一位手上功夫利索、力气大的仆役。
杜昉打了个招呼,笑道:“那这院里可就没有比杜某更合适的人选了。孟师傅尽管吩咐,是要杜某劈砍竹子?”
孟桑点头,倒也不过分客套,指挥着杜昉将竹筒砍成一段段的。随用竹筐运去井边,悉数用清水洗净内里,放回去沥水备用。
忙活完竹子,江米、红豆与稻米也就泡好了。
此次准备了四种口味——
纯江米馅,可以蘸着糖吃;
红豆馅,甜口,风味也不差;
豚肉酱香馅,咸口,类似端午时吃的豚肉咸粽;
最后一种为腊肉馅,用腊肉丁混着玉米粒、毛豆等物,在拿一勺化开的豚油拌了,花花绿绿,好看极了,吃着还香!
原本竹筒饭里只用江米,但顾及到昭宁长公主今日朝食用得不多,腹中还空着,孟桑便在里头都混了些稻米,以免仅吃江米不好克化。
孟桑将两种甜口的馅料拌好,交予姜老头装填,自己忙活更为复杂些的咸口内馅。
看着堆成小山的竹筒,杜昉饶有兴致道:“从前郎君带我们出去打猎,忘带炊具之时,常常劈开竹子,充当锅来使。莫非,孟师傅也要做类似吃食?”
孟桑拌着馅料,轻快道:“此物唤作竹筒饭。”
“听闻南诏国中,百姓会将拌好的米粮菜肉,塞进竹筒之中,堵住口子用炭火烤制。待到里头熟了,劈开黑焦的竹筒,里头的吃食会被竹膜裹上一层,自带竹子清香。”
“今日咱们用的是府上慈竹,倘若换了南诏境内的香竹,烤出来的吃食竹香味更重,更得其中精妙。”
听她缓缓说来,杜昉笑道:“孟师傅是从游记中看来的?说得这般仔细,当真让人对南诏香竹心向往之。倘若不是您瞧着未至桃李之年,不似出过远门,杜某还以为孟师傅是亲身去过南诏了。”
孟桑微笑,没有作答,权当默认。总不能与你说,上辈子确实去过云南,吃过那里的糯米竹筒饭吧?
四只竹筒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