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8
人们,喝绿豆汤了。”

    过了晌午,十几个官差抬着一缸缸绿豆汤,进了屋子。

    众官齐齐松了口气,开始喝绿豆汤。这绿豆汤中没放任何汤,尝起来其实略苦,可到了这时候,有一碗绿豆汤解暑,已经是美味至极。

    喝完绿豆汤,唐慎正要继续办差,就见一个官差捧着托盘,将一叠奏折放到他的桌上。

    官差道:“唐大人,遵徐相公令,今日起您主要便看西北来的军报。”

    唐慎动作一顿,抬头道:“听徐相公令。”

    到了晚上要下衙时,徐毖将唐慎喊过去,道:“今日西北军报看得如何了?”

    唐慎微微低头,恭敬道:“下官以往看的多是各地官员呈报上京的折子,今日初看西北来的军报,一时还未适应。请相公放心,明日下官定能做得好些。”

    徐毖笑道:“唐大人去过刺州,见过那条刺州官道。你也定然知道,修这三条官道的目的不仅仅是通商往来,更是军情储备。此事很多人都有猜测,你也不用意外。然而朝堂中的百官能猜测到一些端倪,辽人未尝不能。年初,辽人犯禁,一伙自称山匪的辽人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幽州城中,犯了命案。西北不容易,西北的军情更是重要。你要仔细看着。”

    唐慎目光平静地看着地面,道:“是。”

    离开勤政殿,唐慎回忆起今天自己看到的那些西北军报。

    徐毖说的没错,今年西北的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不仅仅是幽州,从幽州往东,一路到刺州,都有辽人犯禁的倾向。

    地方官员呈报上来的折子,大多是向皇帝说地方上发生的大事,甚至是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特意写上一封奏折,千里迢迢送过来拍马屁。

    “但我如果看西北军报,此后便不再知晓地方上的事了。”

    唐慎心中自有思绪。

    不是说各地官员写的奏折都会送到唐慎这儿,让他看。但是现在他是彻彻底底一本折子都看不到了。

    徐毖的行为让唐慎起了疑心,但当下他也想不出什么头绪。

    没过几日,六月上旬右相王诠在早朝上呈报的那张折子,就显出了效果。

    六月廿九,早朝时,紫宸殿中。

    王诠再上前一步,道:“自先帝起,因大宋与辽国交战不断,军中粮饷需求甚多,故国库空虚已久。但开平十年,我大宋与辽国签订和平契约,自此十九年来,两国各自而治,互不相犯。百姓重税,因战乱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山河不夜天简介 >山河不夜天目录 > 分卷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