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7节
武考,又不停地走了各方门路,才能到公主身边任职。然而就这样,他为了跟公主去乌蛮,又和家中刚成婚的妻子分离数年,近日一家才团聚。

    想到此,言尚心中低落,知道这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兵力弱,所以兵役重。而因兵役重,兵士地位低,又导致兵力弱。

    整个制度,都是有问题的。

    可刘相公居然问他:“还有呢?”

    还有什么,导致大魏兵力不如乌蛮呢?

    言尚一趟趟在中书省和兵部之间奔波,他不停地回答刘相公给他的考验问题——

    “老师,我发现朝中因争权夺利,致使老将凋零,新将又不擅兵事。若是有擅兵事的,哪怕频频调动,都可因此而缓。正是因为难以打胜仗,调动才会那般频繁。”

    刘相公叹息:“所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刘相公继续:“还有呢?”

    言尚愣,然后继续去查。

    再告诉刘相公:“因为世间之战,骑兵天下!只要有骑兵在,战争几乎是一面倒。我大魏的骑兵,不如乌蛮。乌蛮常年马上为战,他们的骑兵比我军精良。他们还用了锁甲穿戴在身。战场上,只要我们不能解决骑兵,不能让士兵下马,我们就很难对付骑兵。

    “我去西市问过,去鸿胪寺问过,和各国使臣谈过。我们的马种,其实还可继续改良。我们应学习北方一些小国的养马之术,或者干脆雇佣他们帮我们养马……”

    思路越来越清晰,大魏和乌蛮多年来的问题一道道摊在眼前。

    混乱的局势一点点拨开云雾,变得清晰起来。

    刘相公盯着站在自己书舍中的少年郎,沉默良久,不断为言尚所震撼。

    言尚说的很多,其实早有人跟他这个宰相报过。然而那是兵部那么多人多年的经验,言尚抽丝剥茧,靠自己一个人……竟能推下去。

    言尚聪慧,多思,谦逊温和,人际关系极好……

    因为聪慧多思,所以能够将混乱散开的图纸一一拼到一起,拼出一个真相;因为谦逊温和,所以会向智者讨教,也能拉下架子在胡市和不识字的平民、胡人聊天;因为人际关系好,所以他轻而易举在六部都有朋友,当他需要六部中任何一部的助力,任何一部都有他的朋友帮他开方便之门。

    这么一个人,只有十九岁。

    刘相公盯着年轻的言尚,心中撼动,心想他这个学生,会很了不起。

    各方原因说到此,刘相公认为言尚已经将所有原因说透了。但是,刘相公仍要说——

    “还有呢?”

    他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能够导致大魏兵力不如乌蛮了,然而他还是要问言尚“还有呢”。

    他想将言尚的心气压一压,不想事事都如言尚的推论那般发展。一个年轻的、才华横溢的人,如果事事都在他的预料中,这于言尚的成长,并非什么好事。

    刚极易折。

    刘相公深知身在政局中的身不由己,他正是要趁这个机会磨砺言尚,不愿自己的小学生被日后越来越深的政务席卷,一把宝刀被生生折断。

    言尚怔愣。

    言尚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把所有原因说全了,以为自己真的还有什么疏漏的。他绞尽脑汁,再努力和兵力官吏、市集上的胡人、鸿胪寺中的使臣交流,又不断查找书籍资料,都没有找到更多的原因。

    这于他简直是一种折磨。

    如他这样对自我要求高的人,一件事不能想通,不能理顺,不能让他走下一步……实在是一种煎熬。

    又一日,言尚蹲在胡市,和几位胡人聊天,问起自己派去乌蛮的那些胡人何时才能回来长安。

    言尚一个朝廷官员,还整日没架子地蹲在西市和胡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尚公主简介 >尚公主目录 > 第13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