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8
般的居民们都在忙着为过冬做准备。

    今年收获的红薯数量不小,不能都堆在地窖里不管,于是一家家开始催着管委会赶快收账——第一年的房钱,从江安过来的伙食费,还有各家单独开伙前从管委会领的家拾借的米,这些账都是要用红薯归还的,有好些有劳力会种田的家庭就此清账了。

    管委会一下子多出来数万斤红薯,他们也不急,雇了人手把红薯做成粉条。这个时候像吕婉君这种城里人才反应过来:红薯也是可以做粉条的,而且那东西好吃还耐放。于是,聚居地很快掀起了一股做粉条的风潮。

    鉴于一百斤红薯只能做二十斤左右的粉条,损耗太大,家里物资不多的,大都不敢做的太多。粉条之外,很多人家还做了一点薯干给小孩子当零嘴,大头还是存放在地窖里留着当主食吃,再差的人家,至少过冬的粮食不用愁了。

    除了粉条,大家还在忙着制作柿饼山楂酱栗子干还有葡萄酒等等,管委会又组织了两次拣秋,都只有青壮年参加,收获极丰,吃不完扔掉太可惜了,于是土法洋法一起上,各种技能满天飞,一个星期下来,几乎每个人都学到不少东西。

    时间很快进入到十月下旬,10月23日这天,仙隐镇迎来了第一场雪,也是在这一天,管委会“发行”了第一套钱币。这套钱币只能在仙隐镇内部使用,面值最高为五元,分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五角一元五元七种币值,全都是硬币。

    这套钱币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

    筹划期间,压根没有人考虑过“钱”的问题,因为货币贬值太快,江安那边已经开始以货易货,许凌风他们对于手上的物资也都是用粮食作为参照定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才发现这么做太不方便了,一两次还好,如果每一次交易都要换算成粮食,不只麻烦,还要浪费大量人力,尤其是红薯“丰收”之后,居民们上餐厅吃顿饭都要背一堆红薯过来,餐厅这边还要专门安排人手过称存储,大家都很痛苦。

    所以,管委会发现已经到了不得不“发行货币”的时候。就这么点人当然没可能真正开工去“造钱”,居民中有两个搞金融的,他们提出来一个方案:直接在现有货币上做特殊处理。于是,就有了这套被后世称为“首版宋币”的钱币,因为每一个钱币的正面都用模子压出来一个“宋”字,宋隐又为这个“宋”字注入元力,阳光或者灯光下看起来流光溢彩,目前来说绝无盗版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采用硬币的主要原因,连五元都挑了纪念币,为此他们还专门带着红薯跑了一趟云芝县城,红薯的卖价低上一点,有硬币的优先购买,现在东西都是天价,手上有硬币却用不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宋隐在末世简介 >宋隐在末世目录 > 分卷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