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熹注解等等,你之所以答题很慢,是不是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

    顾青云一听,忙不迭地点头,道:“是的,就是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前面的大师们有时候连句读都不同,答题的时候你让我选择哪个才好?”这对以前做题几乎都有标准答案的人来说,真的会有选择困难症的。

    “哈哈,这个就看朝廷推崇哪一种注解了,我爹说现在是新朝,这方面朝廷还没有表现出偏向,大家还在摸索呢,朝堂上的大人们也争得厉害。所以我们考试的时候就要知道主考官推崇的是哪一派的经注,当然,有些时候你只要能答得出来,主考官即使不合他意,也会酌情给分的,毕竟不是他一个人阅卷。对于这个我也帮不了你,因为我也在学习的阶段。”

    虽然方子茗如此说,但顾青云还是很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

    “建议你多读一点书,像、,还有子学、史学,也要多了解一下。”

    顾青云一囧,这个四书五经已经把他坑苦了,其他的书他之前是没遇到,在县学总算碰到了,可是时间也来不及了,只能草草看一遍,重点还是巩固之前的知识。

    子学?、、、,听说过几乎都没看过,史学更不用说了,只看过一点前朝的历史,其他的就是前世遗留下来的零星知识了。

    而且这些夫子们都不建议他们看,说等考上秀才再学比较好,现在学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院试也几乎不出这里面的内容。

    “你还有心思再看本朝的律法书?”方子茗在顾青云沉思的时候,翻看了下他书桌上的书本,就看到一本已经被翻阅得起了毛边的本朝律法书,翻开一看,里面还有批注,都是手写的,看笔迹是顾青云的。

    顾青云回过神来,见状就笑了笑,道:“只有懂法我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都是我空闲的时间翻阅的,别人喜欢看话本解闷,我就喜欢看这个。”

    “律法书都是要秀才后大家才去读,你现在就读了,以后就轻松了,举人是考这个的,就是不知道比重多大了。”方子茗笑道。

    顾青云也是一笑,这就是很多秀才考不上举人也可以去做师爷或者讼师的主要原因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让顾青云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又深入了些,不像之前那样只会死记硬背了。

    难怪人家说学习的路上最好是要有良师益友呢,古人诚不欺我。

    这一年,过除夕的时候,顾家人依然过得比较简朴,只要不是衣服快烂了,都不会裁布穿新衣,织的麻布都拿去换钱了,就是在吃的方面会吃得比一般的村里人会好一点。

    家里也向顾伯山家借了三十两银子,码头附近的房子开始动工,现在已经快建好一间了。别看一亩地看起来大,等真正用起来就会觉得窄了。

    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天井、作坊、住的房间、库房、茅房等,如果有钱的话还要打一口井,这些就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空间。

    顾季山最后还是打算自己做点小生意,那里太靠近码头了,随便卖点包子馒头什么的,只要分量足,味道还不错就应该能卖出去。

    另外两亩地上盖的房子主要是用来住的,顾家就打算盖好后就租出去,那里离码头较远,可能人流量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租给短期的客商,毕竟房子大,离县城和码头都很近,可以存放货物之类的。

    具体的情况可能到时候才能知道,现在只是这样做计划而已。

    顾伯山家的房子也一起动工,合伙买材料可以便宜点,顾季山还可以帮忙照看。

    他们家就不打算自己做生意了,准备出租,收取租金即可。

    因为家里准备有新的收入,即使背着债,大家每天还是充满希望的。

    而顾家也开始准备顾大丫的婚事了,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简介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目录 > 分卷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