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至于这些东西,自然是宋慈自己捣弄出来方便孩子们记东西的。
所以宋令肃兄弟几个也不觉得新鲜。
可他们不新鲜,这些举子觉得新鲜啊,听宋慈一说,就都齐刷刷的看过去。
但见宋家的每个小公子手上都拿了一支削尖的炭笔,还有用针线缝起来的本子,如同书一样,只是上面的宣纸一个字都没有,倒是真用来记录的。
众人有些讶异。
崔长霄倒是眼睛微亮,问宋慈:“太夫人,可还有这种笔和本子?能否舍小子一个?”
不过是一支笔和本子,宋慈倒没什么舍不得,从小厮那里取了来给他。
崔长霄看宋家公子们的握笔姿势,和捏毛笔略有不同,不由也学着写了几个字。
本子上出现的字,快速纤细,很是明朗,关键还不用沾墨,记东西快速,倒是方便。
崔长霄笑着谢了,道:“这笔和本子不错,行走在路上,倒也方便记事。”
宋慈得意地说:“那是自然,老身发明的。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这个记,方便携带还好使,不易忘。”
快夸我吧!
“太夫人英明。”
“那是,老身好歹也是养出相爷的人呐。”
这位不谦虚是真的,可偏又是事实。
嗯,那个炭笔本子,回头他们也整一个。
宋慈不知道,这炭笔和本子,很快风靡大庆,非但学子们拿它记笔记,其余的人也带着记事,后有人把这本子起名为笔记本。
宋令洲问:“祖母,什么都要记吗?”
“你有本事的话倒都可以速记下来,回头就能再思考了。”
“好的坏的都记?要是有人说的不中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