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后羿帝俊考略
关考证,但这个考证主要与帝俊相关。

    二,现在说说帝俊。

    帝俊这些主要摘自百科,加一些我自己的串联。

    因为这一块的考据太繁杂,我也懒得详细去写了(水平也不够,这真要考据起来已经可以出书了),反正写多了大家也不一定爱看,那就简单点。

    信阳师范学院金荣权教授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

    “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而那时候说的东方民族,一般指东夷。

    也就是说,帝俊属于东夷神系的天帝,和炎黄世系不一样。书中的神国之战大致因此而来。

    然后我们知道,夏后羿是东夷有穷氏首领。于是这里就有东西对应了:

    《山海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天帝是帝俊,而人间部族的首领是羿,羿是奉帝俊之命下凡治理人间的。

    他们体系的人间,其实是东夷。

    而这时中原有夏,夏后是太康。羿征夏,太康流亡途中病逝,《这是我的星球》故事前序开始。

    太康修炼有成,神国再战,击败帝俊,帝俊神系倾颓,炎黄世系屹立,《星球》的往事大致如此,561-565章的背景如是。

    而帝俊战败的结果也导致他的传说被后世篡改,试图抹去他的神系痕迹,这是406章说的内容。

    抛开剧情来讲,帝俊的传说在现实确实也被篡改取代,最典型的就是“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这一句,生生把羿是帝俊下属变成了尧的下属,导致冒出了两个羿。

    前面也说了,这一句在现存的山海经里根本找不到,为什么会冒出来?

    后儒改东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单论帝俊这件事来说,也就是为了淡化东夷神的世系,突出炎黄世系的意义,倒是可以理解的。

    把帝俊改头换面,主要还是通过帝喾的改造完成的。

    《帝王世纪》:“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夋。”夋就是俊,帝喾就是帝俊。

    之前公众号发这段的时候,有兄弟指出,帝王世纪是野史不足为凭,那么我们再看别的。

    《世本·帝系》: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而《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生后稷”,对上了。

    《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帝俊生季厘。”郝懿行疏云:“文十八年《左传》云,高辛氏(帝喾)才子八人,有季狸,狸、厘声同,疑是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史记》:“帝喾娶娵訾氏之女。”《索隐》:“案,皇甫谧曰,女名常羲。”又合上了。

    这两位的传说各种相符,但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其后的记载都是帝喾。

    后世改造帝俊世系,将其后代子孙如季厘、少昊(挚),妻子(常羲)等,也在稍加改变之后转移到帝喾名下,从此以后,帝俊便消失了。

    对帝俊神话的枝叶嫁接由于帝俊神系庞大家族及帝俊的巨大影响,晚出的帝喾身上无法全部体现关于帝俊的事迹与传说,而这些传说与神话事迹又充满生命活力,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是我的星球简介 >这是我的星球目录 > 后羿帝俊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