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7节


    文哥儿美滋滋地把新到手的暖耳一戴、风领一裹,感觉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区区闯荡大西北完全不是事!

    脸皮极薄的王九思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踏入这条街。

    作者有话说:

    文·精打细算·崽:美滋滋,美滋滋!

    同行小伙伴纷纷在回忆录中记录:王慎辞这人呐,从小就不要脸……

    *

    更新啦!昨天莫名就很萎靡!早起总感觉要感冒!

    思来想去,应该是最近又降温了!用起了我的烤jio器!温暖每一个码字的冬天!(躺平

    *

    注:

    1马理介绍:参考《明史》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

    -

    其中康海、吕柟后来都考了状元,不过仕途都不算特别顺利(毕竟他们这个时期就算躲过了正德,还会迎来嘉靖)

    马理则被当时的人夸作张载传人!(事实上他们搞的都是程朱理学)

    仕途折戟沉沙以后,康海、王九思回家搞戏曲去了,吕柟搞起了讲学,当时有人评价“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独守程、朱不变者,惟柟与罗钦顺云”

    大概是在说大家都跟这王大仁和湛若水他们搞异端学说,只有吕柟他们初心不改(?)

    仔细一看,全是熟人!(bushi

    -

    2康海弹琵琶:

    据说康海回老家后沉迷玩戏曲,闲着没事就去找王九思弹唱

    康海回老家这事,看起来还有点冤

    当时李梦阳被下了诏狱,很多人都说他必死无疑,急得他给康海传书说“对山救我”

    康海思来想去,豁出脸去求了同乡刘瑾

    刘瑾本来就想拉拢这位同乡状元,自然乐于给他这点面子

    李梦阳很快获救出狱

    没两年刘瑾倒台,大家都说康海是刘党,把他给踢走了

    据说康海回家写了部戏叫《中山狼》,讽刺李梦阳不仅没替他说话还落井下石

    也有人说《中山狼》是康海他们的老师写的,不过结论还是写来讽刺李梦阳(?)

    【《中山狼传》,见马中锡《东田集》。东田,河间故城人。正德间,空同、对山,皆其门生也。按《对山集》有《读中山狼传诗》云:”平生爱物未筹量,那记当年救此狼!”则此传为刺空同无疑。】

    李梦阳,字空同!

    -

    王九思骂李东阳,康海骂李梦阳,相似的名字,相似的命运,这老李小李,啧啧啧!

    康海王九思两人老家离得近,沉迷创作戏曲和交流戏曲,开创了有名的“康王腔”!

    -

    3传说中的明朝文坛“前七子”,目前已经出场了:李梦阳,王九思,康海,徐祯卿

    还有三个,我还不认识(bushi

    前七子大多都仕途不顺或者英年早逝……由此可见,正经人谁搞文学创作!

    第359章

    文哥儿把西安府里里外外逛了个遍不仅趁机给京师的亲朋好友寄了信,还给王九思这位小伙伴增添了不少“此生不想入长安”的美好回忆。

    因着杨一清手头还有些活要交接,这几天都没法出发,文哥儿还兴冲冲跟着王九思回了趟他鄠县老家。

    王九思家就在鄠县渼陂那一带位置就在长安西南边是杜甫被岑参等人拉去游湖后写过《渼陂行》的景点(有老杜的日记诗为证: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戏明简介 >戏明目录 > 第42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