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15章国号、年号、定都及册封百官
    除了陈希烈之外,包括杨国忠在内,都忐忑不安,不知道张瑄会给他们一个什么官位,这关系着他们在华朝的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

    哪怕是郭子仪、封常清这些张瑄的心腹大将,也都隐隐有些期待。

    张瑄向陈希烈扫了一眼。

    陈希烈会心一笑,出班朗声道,“陛下有昭一一”

    “沿袭三省六部制,改门下省为内务省,将中书省与御史台合而为一更名为都察省,将尚书省改为政务省,总知天下政务,下设六部……加设通商贸易司,列户部名下。”

    陈希烈高声宣读着诏书,乞…各道设立巡抚、各州设立刺史、各县仍设县令,县向州、州向道、而道向朝廷政务省,自上而下节制,总领天下政务。”

    “各道设立都察使衙门……设立天下入大兵马大都督府,专司乓马防卫,受朝廷兵马总领大都督府统率。”

    “自此往后,地方军、政、督察三权分立,相互监督,独立运作。行政衙门主官不得干预军事,军事督率不得干预地方政茶”,…钦此。”

    这道诏书一出,众臣皆惊。只是新朝初立,任何规制礼制都是由开国皇帝主导,张瑄早已定下了基调,众臣谁也不敢多言。

    当然,他们关心的其实不是政体,而是官职,属于个人的职位品级。

    陈希烈宣布完张瑄的诏书,便退了下去。

    张瑄略一沉吟,从案头上拿起他亲自拟定的关于朝廷重要官员的册封名表,缓缓道,“我朝初立,百废待兴。为安定天下,确保朝廷政通人和,朕经过慎重考虑,册封百官如下一一”

    众人的耳朵马上就竖了起来,认真倾听。

    皇帝亲自宣布,由此可见皇帝对朝廷重要职位的看重。

    “朕兼任天下总领兵马大都督府大元帅,郭子仪、哥舒翰、封常清为副帅。”

    “册封练希烈为政务省宰辅、太师。”

    “册封杨国忠为吏部尚书、裴冕为礼部尚书、郭子仪为兵部尚书、杨錡为刑部尚书、张巡为户部尚书、公孙良为工部尚书,皆参知政事。”

    张瑄宣布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

    杨国忠如释重负。他虽然位居陈希烈之下,但终归还是六部之首参知政事,也算是小、丞相,与他期待中的位置基本相符。而公孙良裴冕等人就更不用提了,他们作为唐臣,又是张瑄昔日的政敌,张瑄能抛弃前嫌委以重任,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了。

    张瑄之所以这样做,当然也有安抚旧臣的考虑。

    至于将杨锜调任京师为刑部尚书,主要是考虑到杨锜的才干不足以安定西域,回京来入相参知政事,对他来说更加合适。

    六部尚书中,郭子仪掌兵权,张巡掌人口钱粮经贸诸事,杨锜掌刑法,这才是真正的要害位置。这三人是张瑄的心腹。

    而杨国忠吏部尚书虽为六部之首,但官员任免大权还是在皇帝手心里,张瑄若是严控,杨国忠就是一个傀儡。

    杨国忠等人出班跪拜在地,“臣等谢主隆恩!”

    张瑄淡然一笑,继续道,“册封颜真卿为内务令兼中京府尹、河南道巡抚,崔焕为关内道巡抚、陈通为河北道巡抚”川”,

    张瑄一口气宣布了天下各道巡抚的名单。当然,除了颜真卿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他的各道巡抚这些地方大员人选,都是陈希烈和杨国忠等人推荐选报的。

    “册封仆固怀恩为威远侯、范阳兵马大都督。

    “册封杨涟为青海侯、陇朔兵马大都督、青海行军大总管。”

    “册封哥舒翰为定西侯,河西兵马大都督。”

    “册封封常清为安西侯、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暂代安西兵马大都督。”

    “册封南霁云为清远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天唐简介 >天唐目录 > 第415章国号、年号、定都及册封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