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比宗亲中皇父看重的‘青年彦俊’令人放心。”蓁蓁咬牙道:“这是最后的后手,也是一招下策,我希望这手安排永远都用不到。 ”
敏若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我会与你平娘娘通气。她本也不急着为十七选福晋。”
有了福晋成了婚,胤礼更没有留在宫里的理由。
出了宫,胤礼便是当代安亲王。
心里将许多事情算得再清楚、接受了再多的现实,到了这关口,书芳还是舍不得的。
胤礼清楚书芳的心,因而也不着急娶福晋的事。
但他们母女不急,康熙可急。
敏若道:“但有一点,你皇父那边,他是定然会‘物尽其用’。他看中的安亲王福晋,必然是家中有军中底蕴。如今前朝如此局势,你皇父的身子又不大好,只怕他在胤礼的安排上也着急,定福晋、入主王府、成婚恐怕安排得极赶,我与你平娘娘能拖两个月,转过年,也不敢保证了 。”
蓁蓁再次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我知道,您放心。本来这一手也未必用得到,只是希望您与平娘娘通一口气,若真有那天……”
敏若拍了拍她的手,“你安心。……成舟怎么想的?”
蓁蓁闭眼摇头,“从一开始,所有事情我们就都商量过了。如今要搏一把便无论成败。她说能有搏一把的机会,是胜是负都不遗憾,但我拉她上的这条船,总要给她兜个底。”
“好。”敏若没再多言,蓁蓁也属实不想多谈这个,整理好情绪便很快将话题岔开,与敏若说起瑞初和她透露过的文会安排。
每每提起这些事,敏若便格外厌恶这个时代、社会。
但几十年过去,如今有瑞初、有蓁蓁、有容慈、有静彤……她心里希望逐渐盖过厌恶,她见过好的一切,也从不认为眼下的困境是长久的,因而比挣扎在其中的局中人,她心里的希望还要更浓一些。
见蓁蓁说笑起来也没什么精神,敏若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道:“都会好的。”
蓁蓁抿抿唇,然后笑了一声,道:“我都多大人了,娘娘您还将我当孩子哄。”
“你多大,我就不能摸你脑袋了?”敏若睨她一眼,蓁蓁忙满面堆笑地摇头,又笑眯眯地与敏若说起知春今日的功课进展,并道:“她可比我当年叫人省心多了,若是您教她的,八成要拿知春训我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瑞初走时正是京中炎夏,郑重拜过送行的康熙与敏若,又同安儿、洁芳相对一礼,方转身登船。
望着船只顺水而去,康熙心中忽有些怅然若失之感,口中仍道:“朕这些儿女里,最令朕骄傲得意的,莫过瑞初了。”
若瑞初生为男儿身,他又何有今日之忧?
可惜了。
他不禁低低道了一声可惜,敏若就立在他身后半步,将这声可惜听得分明。她不必去琢磨便知康熙此刻的想法,眼中浮起一丝讽笑,顷刻消散,转身去看乖巧站在一边的芽芽。
此次送别,安儿还抱了弘杳来。
小弘杳如今不到半岁大,倒是已经怪硬实的,竖趴在阿玛怀里,圆嘟嘟白嫩嫩的,喜人得很。
这名字是安儿自己取的,康熙嫌弃“杳”字不是什么有好寓意的字眼,说了一回,安儿挠头表示这小子来得太晚,好字眼都被堂兄们用上了,这个字若是不能用,那他只能取“弘晚”了。
康熙闻言,很是嫌弃地白了安儿一眼,抬脚将他踹出乾清宫,没再多管这事。
不过小崽崽倒是确定了“弘杳”的名。
《玉篇》载,杳:深广貌。又引申有极远看不见踪影之意,敏若甫一听到这么名字,便隐约觉着,安儿好像把对瑞初行事稳妥平安的一份寄托都放在这个名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