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18)
认真。他没有开玩笑,楚云闲不抵触他的接触,说明他心里过的去这个坎。剩下的就是心意,以楚云闲的性子,要他开口不是易事。梁君末有点后悔自己洞房那天太君子,所以现在能小人他也不客气。

    逸之二字,初听之下楚云闲内心情绪激烈,在听一遍,心里平稳很多。梁君末小人得志的模样让楚云闲想起年少的事,脸色一阵黑一阵红。磨着后槽牙,忍住轮拳头的冲动,一脚踢在梁君末的膝盖上。

    梁君末吃痛退开,楚云闲得了空隙转身飘出老远,扬声道:慢走不送。

    言外之意是上你的早朝去吧,本将军不稀罕你在这里。

    梁君末算算日子,自己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出现在朝堂上,勤政殿奏折堆积如山。久别重归,梁君末找不到一点亲切喜悦感,只觉得头疼。他连蒙带骗,威逼利诱,终于把心上人拐到手,却不能天天腻在一起,心里何止是失落?简直是啃了口没熟的杏子,酸的不行。

    不过朝中大臣可不管梁君末新婚燕尔,该说的事,该上的奏折,都络绎不绝的送上来。好在现在小皇帝开始处理朝事,梁君末不用再事事过问。他在堂下听小皇帝和大臣们辩论,有不妥的地方,梁君末才插诨打岔,把话题接过去,然后引导小皇帝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臣有件事想请教王爷,楚将军的事你要怎么处理?兵部侍郎韩荣站出来问道,话题直指楚云闲。

    梁君末脸上笑意一敛,挑眉道:什么意思?

    楚将军的威名想必在场的各位都有所耳闻,这样一个人才嫁入戚国,难道王爷要让他一直待在府中。

    要不要让楚云闲入朝为官这个问题,之前大臣们也争论过,但因为梁君末不在,他们没有争论出个所以然。因为大家在这件事情的分歧很大,他们最终只同意暂时保留楚云闲有名无实的将军头衔。

    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埋没楚云闲的才能。一部分又觉得楚云闲是南国人,他们不能这样放心的将戚国的兵权交到他的手中。而更多的人保持中立态度,等梁君末表态。

    韩荣所说的处理,就是要梁君末拿个主意。

    梁君末没想到朝堂上已经就这个问题产生过争执,他的确考虑过楚云闲到戚国之后的状况,但绝不是入朝堂。戚国的江湖和朝堂相处和谐,关系没有南国那么紧张。楚云闲如果喜欢戚国江湖的风气,梁君末可以让他浪迹江湖。

    如果楚云闲不喜欢,梁君末也不强求。他个人不会干涉楚云闲做出任何选择,只要这个选择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不会让他吃醋或独守空房。

    我不同意。梁君末沉声道,回应之前的争执:我信不过他!

    大臣们一愣,顿时朝堂上鸦雀无声。就连九五至尊的小皇帝也吓一大跳,诧异的看着梁君末。

    一句不信任楚云闲,从谁的嘴里说出来都不奇怪,从梁君末的嘴里说出来,简直是奇谈。梁君末对楚云闲的偏执疯狂,大家都看在眼里。

    争论就这样无疾而终,梁君末已经反对,事情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赵钦河暗自惋惜,他对楚云闲没有那么大的偏见,之前也觉得梁君末娶了他不错,可以给自己分担军中事务。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太多。

    王丞相摸着自己的山羊胡,若有所思。以他对梁君末的了解,这句话并非出自真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他想也不想的回答言不由心的话?维护楚云闲还是不愿意楚云闲入朝为官?

    楚云闲嘴上说要调杨一到身边,却不急着落实到行动上。他在后院练武,青儿贴身跟着,站在一旁兴致勃勃的观赏。

    十八般兵器中,楚云闲最擅长剑和长|枪。解甲山庄以剑术闻名,楚云闲早年跟着邵庄主习过基础扎实。后来从军,又遇到不少用剑的高手,和他们讨教过几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吾为将军解战袍简介 >吾为将军解战袍目录 > 分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