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节
出公干的多是役长和番役,这些人鲜衣怒马,骄横霸道,所谓“绣毂雕鞍日相索,矫如饥鹘凌风作,虎毛盘项豪猪靴,自言曾入金吾幕。”1,常在民间敲诈虐打,让老百姓吃尽苦头。

    看来去年镇压乱民案的就是这伙特务。

    柳竹秋隐蔽追问:“大娘,小生来时经过松林里的墓园,那里葬着的都是云来村的村民,对吗?他们好像是同一时间落葬的,死因是什么呢?”

    “唉,这事说来话长啊。而且恐怕对孝廉没好处。”

    “实不相瞒,小生写作的题材大多是由民间搜集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大娘若有冤情,可说与小生,待小生撰写成话本戏曲,四处流播出去。说不定就被哪位青天大老爷闻知了,到时顺藤追查,还能替你伸冤呢。”

    葛大娘倏然心动,犹疑地看着她。

    柳竹秋跟她打包票:“小生在文坛小有名气,作品都很畅销,不然也没有闲钱资助你们。小生写故事都会隐去当事人的真实名姓,你不用怕受牵连。”

    韦氏在一旁偷听,忍不住过来劝葛大娘:“娘,温孝廉救了我们性命,我们理应回报人家。而且公公、大哥大嫂还有秧儿的爹死得那么惨,与其等那些事烂在肚里,不如说给温孝廉写成书,将来或许还有人能明白我们的冤屈。”

    葛大娘点着头泪流不止,终将事情和盘托出。

    那云来村建自前朝,原先住着两百来户人家,总共五六百人,民风淳朴,男女勤劳,基本每家都能温饱自足。

    去年初朝廷派人来,说皇太子要在这一带建庄园,选中云来村一些良田美地,要求村民们投献。

    按惯例,皇室占用民田须予以金钱补偿,地价不得低于市价。可给云来村的补偿极低,等同于白占。村民们不愿坐以待毙,选出代表去京城向都察院申诉。

    庆德帝获悉此情,严饬了承办此事的太监,责令按市价补偿村民,或者另找地方圈地。

    云来村的人们以为此事有惊无险地过去了,不料到年中村里突然出了件命案。

    “我们村口住着一个叫吴奎的铁匠,是两年前从外地搬来的。那天有人上门找他补锅,见他被人杀死在家里,脑袋不见了。里长上报给村长,几个管事的一合计,这要是报官,左邻右舍几十号人都得跟去县里审案。那会儿家家都忙着割麦子,怕耽误收成。于是村长就建议息事宁人,让邻右们凑了些钱把胡奎安葬了,对外只说人是病死的,心想他一个孤老头儿也没人会来追究。”

    灾祸往往脱胎于侥幸,村民们安葬了吴奎,自以为躲过一场官非。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一名青年到云来村找吴奎,自称是他的侄子,名叫吴生安。听说他叔叔病故,死活不信,向村长勒索银子五百两。

    他狮子大开口激怒村长,被村民赶出村子。因而恶向胆边生,直接跑去文安县衙,状告云来村村民杀害吴奎。

    县令蔡进宝当天发牌差人到云来村掘坟开棺,发现吴奎的无头尸,便信了吴生安的诬告,将村长里长连同吴奎的十几户邻居抓到县衙审问。升堂后不问皂白先是一顿乱棍打将下去,当场杖毙老少十七人。

    噩耗击起千层浪,云来村村民们出离愤怒,死者家属们聚集到一处设灵哀祭,每家每户都自发前来吊唁,商定发殡那天还要一起去送葬。

    蔡进宝得知消息,竟向当地锦衣卫役长报称云来村中有乱民谋反,双方纠结兵马在葬礼当天杀入村庄,逢人就砍,见物便砸,村中男女死伤过半,另有百余人被当做反贼俘虏。

    锦衣卫嫌审问费事,隔天就将他们拉到野地坑杀了。

    那几日云来村“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2一些死里逃生的村民躲进山洞密林,过了好些天才敢回家。多数人顾不得收埋亲友尸体,收拾残存的家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柳竹秋简介 >柳竹秋目录 > 第2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