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分时间处于寒冻,庄稼无法在这里生长。人民只能依靠畜牧业过活,而且受气候制约,即使在夏秋季节囤草也经常熬不过冬天。要是遇上疾病或严寒,辛苦饲养的牛羊就将成片死去。生存环境比你们汉人恶劣得多,过日子还必须依赖你们生产的粮食、茶盐布帛和各种生活用品。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的朝廷还时常粗暴地关闭通商口岸,禁止汉民与我们做买卖,我们的人为了活下去,只好南侵去抢劫过冬的物资了。”
柳竹秋读史书,北方民族的确经常在秋冬季和干旱时节对中原发动侵扰,这次出塞了解了鞑靼人的生活状况,知道金海桐揭示的正是两族频繁征战的根源。
总结起来不过二字:活命。
看出彼此不谋而合,她从容交涉:“蒙古人拥有强大的骑兵,且全民皆兵,打起仗来十分骁勇。可是占领中原的土地后却没有能力治理,也没有国力进行持久战。打仗这种事总会流血伤亡,终不如相互促进,和睦共处。在下此次来正是为了促成两国的长久和平,希望以后能进一步完善和约条款,开通更多互市,增进官方民间的多领域交流,保护两国百姓远离战争。”
金海桐喜道:“如果你能说服你们的皇帝准许更多的汉商来边境贸易,整顿边贸市场,让官员严厉惩治那些坑害蒙民的奸商,切实保护我族人民的利益,我也可以向你保证,在我和可汗掌权期间绝不叫我们的骑兵越过长城。”
她对汉人的皇帝缺乏信心,说完忧叹:“你们的官方书籍称我们为胡虏,皇帝大概也很瞧不起我们,会答应这些条件吗?”
柳竹秋忙说:“吾皇乃仁义之君,诚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1,素以仁慈之心看待异邦之民。另外蒙古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夫人熟读我族经史,该知道司马迁的《史记》。上面记载‘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夏后氏就是大禹一族,也是我们汉族的先祖,所以汉蒙两族其实同宗同源,因生活环境不同才导致文化习俗出现差异。”
金海桐惊喜:“真的吗?如果我们的祖先相同,那我们就不算异族,是同胞了。”
柳竹秋笃定点头:“正是,我们出自同一祖先,不该自相残杀,愿夫人今后能与在下一道维护汉蒙和平,早日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宏愿。”
她眺望辽阔天地,乐观地憧憬未来,趁兴吟咏:“大漠狼烟歇,穷边鼓角眠。天清羌笛远,风寂雁声传。客宿关山外,花簇青冢2边。长城无战事,征夫共归田。”
金海桐没听过这首诗,问她出自何处。
柳竹秋笑道:“这是在下即兴吟诵的,让夫人见笑了。”
金海桐听人介绍过温霄寒的才名,直夸她名不虚传,与她击掌,定下永不侵犯的约誓。
她们的关系又拉近了一步,金海桐举起编好的草环要为柳竹秋戴上。
柳竹秋忙脱下大帽,喜滋滋探身让她将那顶做工精美的草环戴在自己头上。
金海桐细瞅,更觉她生得俊俏喜人,不禁笑问:“你长得好看又有才华,一定有很多人爱慕你,你现在有心爱的男子吗?”
这女子有种令人心折的魅力,柳竹秋不愿对她撒谎,诚实地点了点头。
“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高贵美丽,温柔善良,总之非常可爱。”
柳竹秋评价朱昀曦时,语气不觉温柔。
金海桐感受到她心中的甜蜜,诚挚祝福道:“等你成亲时记得通知我,我会备一份大礼祝贺你们。”
柳竹秋哂笑:“在下不能嫁给他。”
金海桐诧异询问,她尴尬道:“他已经有妻子了。”
“你们汉人可以娶多位妻妾,是他老婆反对,还是你不愿做他的侧室?”
“都不是……我要是嫁给他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