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0节
续努力的!

    第56章 、出发

    最后两家伙是依依不舍地回去的, 只不过舍不得的对象并不是周青林,而是酸菜鱼罢了。

    周青林见他俩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不免觉得好笑,他笑着对吕志义和应进庆说道:“咱们都在一个县城, 车马来往也方便, 以后你们有空常过来便是了。”

    两人一听立马眉开眼笑起来, 哈哈哈,有周兄这句话,那往后他们可就不客气啦。

    临走时,周青林还给他们每人装了二十个咸鸡蛋, 这还是上次腌下的,已经有二十多天了。

    周青林指着那一个个用油纸包着的鸡蛋对他们说道:“再过十来天就能吃了, 到时候你们用它搭着米粥吃,味道该是不错的。”

    吕志义和应进庆开心得跟周青林道谢。

    心道, 今天实在是太值了, 自己一路饱览了不少美景不说,还在周兄家品尝了自己从未吃过的美味。

    话说这周兄实在是太客气了, 他俩这又是吃又是拿的, 嘿嘿,多不好意思啊。

    可一想到那嫩黄爽滑的酸菜鱼片和肥而不腻的腊肠肉, 心里的小纠结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两人不约而同地吸了一下口水,心想,那不好意思啥的还是暂且放在一边吧。

    等考完了府试,他们还来。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两个小伙子, 周青林回到了昨夜临时收拾出来的小书房, 这小隔间并不大, 十来个平方的样子,原先是摆放锄头铁锹这些农具的。

    古代冶铁业不发达,是以凡是和铁搭上边的器具都精贵,农人手里的锄头铁锹也是,没个百来文银钱根本买不下来。

    所以农家人平常都很爱护这些吃饭的家伙,每天到田里忙完活后,他们都会先去水塘或者河沟把锄头上面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再扛回家收好。

    听说有些仔细的人,一到冬天还会给家里的锄头铁锹柴刀啥的都抹上一层菜油,这样就不怕它们生锈了。

    周青林还看到过把锄头倒挂在堂前木梁上的人家呢。

    所以特地开辟出一间小屋堆放农具并不稀奇。

    周青林往砚台里加了一小勺清水,早上磨好的墨这会儿已经干了,他得重新再磨上一些。

    再把四尺整张的熟宣一一裁开,裁成一叠和答卷题一样大小的纸来。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周青林才坐到了书案前。

    此时灵感正好,他把真题试卷摊开,照这上面的命题,然后提笔调墨,写起了自己在大历朝的第一篇赋来:亦吾心之所好兮……

    等刘莲芝带着几个闺女回到家时,已快酉时了,见周青林还在小书房里写文章,她忙去菜园子里摘菜准备做晚饭去了。

    相公的肚子怕是早就饿了吧,自己动作得快点才行。

    地里的青菜已经长出来了,小小的两片叶子,这样大小的菜炒着吃最是鲜嫩的时候。

    这还是前段时间相公撒种下去的,因为离溪流近,提水浇菜也方便。

    刘莲芝提着篮子来回在菜地之间,她专挑了长得密实一点的地方,这样梳理过后,剩下的青菜就能长得粗壮一些了。

    等她到河里把青菜洗净拿回到灶间时,大丫已经把饭煮上了。

    煮饭的炉子还是相公服徭役时带去的那只,如今炒菜和煮饭不用挤在一个灶台上,速度倒是快了许多。

    “娘,咱们家的鱼好像少了。”三丫扒着缸沿有些着急。

    自从周青林教会她数数的诀窍后,三丫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数东西了,数铜板,数家里的碗盘,筷子,还有鸡下的蛋,要不是米缸里的米粒实在太多,周青林都怀疑她也会去数上一数了。

    按三丫这个数数效率,所以水缸里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简介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目录 > 第5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