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6
像,哭着,高声地自言自语着(这是他的习惯):ldquo;你这样的美,这样的伟大,和天使一样!rdquo;朋友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再进去,看见他在弹琴,便对他说:ldquo;今天,我的朋友,你的脸上全无可怕的气色。rdquo;贝多芬答道:ldquo;因为我的好天使来访问过我了。rdquo;mdash;mdash;创伤深深地铭刻在他心上。他自己说:ldquo;可怜的贝多芬,此世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才能找到你的朋友。rdquo;致格莱兴施泰因书。书信集第三十一。
他在笔记上又写着:ldquo;屈服,深深地向你的运命屈服:你不复能为你自己而存在,只能为着旁人而存在;为你,只在你的艺术里才有幸福。噢,上帝!给我勇气让我征服我自己!rdquo;
爱情把他遗弃了。一八一○年,他重又变成孤独;但光荣已经来到,他也显然感到自己的威力。他正当盛年。 A按贝多芬此时四十岁。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犷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他还有什么需要畏慎,需要敷衍?爱情,没有了;野心,没有了。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欢乐,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ldquo;力,这才是和寻常人不同的人的精神!他重复不修边幅,举止也愈加放肆。他知道他有权可以言所欲言,即对世间最大的人物亦然如此。ldquo;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rdquo;,这是他一八一二年七月十七日所写的说话。他写给GD..李里奥的信中又道:ldquo;心是一切伟大的起点。rdquo;书信集一○八。贝蒂娜middot;布伦塔诺那时看见他,说ldquo;没有一个皇帝对于自己的力有他这样坚强的意识rdquo;。 A按贝系歌德的青年女友,贝母曾与歌德相爱;故贝成年后竭力追求歌德。贝对贝多芬备极崇拜,且对贝多芬音乐极有了解。贝兄克莱门斯(1778mdash;1892)为德国浪漫派领袖之一。贝丈夫阿宁亦为有名诗人。她被他的威力慑服了,写信给歌德时说道:ldquo;当我初次看见他时,整个世界在我面前消失了,贝多芬使我忘记了世界,甚至忘记了你,噢,歌德!腋叶涎哉飧鋈宋镌对兜刈咴谙执拿髦埃蚁嘈盼艺饩浠笆遣淮淼摹!?A按贝蒂娜写此信时,约为一八○八年,尚未满二十九岁。此时贝多芬未满四十岁,歌德年最长,已有六十岁左右。
歌德设法要认识贝多芬。一八一二年,终于他们在波希米亚的浴场特普利兹地方相遇,结果却不很投机。贝多芬热烈佩服着歌德的天才;一八一一年二月十九日他写给贝蒂娜的信中说:ldquo;歌德的诗使我幸福。rdquo;一八○九年八月八日他在旁的书信中也说:ldquo;歌德与席勒,是我在莪相与荷马之外最心爱的诗人。rdquo;mdash;mdash;值得注意的是,贝多芬幼年的教育虽不完全,但他的文学口味极高。在他认为ldquo;伟大,庄严,D小调式的rdquo;歌德以外而看做高于歌德的,只有荷马、普卢塔克、莎士比亚三人。在荷马作品中,他最爱《奥德赛》。莎士比亚的德译本是常在他手头的,我们也知道莎士比亚的《科里奥兰》和《暴风雨》被他多么悲壮地在音乐上表现出来。至于普卢塔克,他和大革命时代的一般人一样,受有很深的影响。古罗马英雄布鲁图斯是他的英雄,这一点他和米开朗琪罗相似。他爱柏拉图,梦想在全世界上能有柏拉图式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一八一九mdash;mdash;二○年间的谈话册内,他曾言:ldquo;苏格拉底与耶稣是我的模范。rdquo;但他过于自由和过于暴烈的性格,不能和歌德的性格融和,而不免于伤害它。他曾叙述他们一同散步的情景,当时这位骄傲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