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
一时间,狄其野其实是风族人士、狄其野与风族首领分土谋反等等风言风语不一而足。
而狄其野把那袋子土埋在了定国侯府的后园里,什么都没解释。
顾烈恍惚记得在那之前,风族首领不知为何大怒,活活砸死了一个幕僚,还将其挫骨扬灰。
如今想来,那袋土也许不是土是牧廉的骨灰。
顾烈前世总是气狄其野不解释,单就此事来说,倒不是狄其野的错。私会风族首领,与风族幕僚师出同门,这两个哪一个不招惹怀疑?
前世那个从来不曾与他深谈的狄其野,确实解释了还不如不解释。
可从来不曾深谈,为什么就从来不曾深谈。顾烈视线微凉,垂眸看着桌案。
狄其野眉头微拧,追问:死得人人称颂?
是啊,牧廉语气十分苦恼,认真分析起来,大师兄一定是能做到的,他安排了这么久,到时候找机会殉国就可以了。小师弟你是将军,或是战死沙场,或是死于猜忌,都很容易。我就难了,吾昆疯癫不似常人,我怕被他无声无息地砍死,谁会称颂被疯子砍死的幕僚?
狄其野惊奇道:你说吾昆疯癫不似常人?
那你自己不是?
他不自量力与楚顾会盟,还有会盟上种种表现,你还看不出来吗,牧廉也很惊讶。
狄其野看着牧廉,完全不懂此人行事逻辑:你身为风族幕僚,大摇大摆进楚军大营,又大谈吾昆的不是。难道你想转投楚军?
牧廉期待地看向狄其野,还像是埋怨似的:小师弟,你这么聪明,怎么才听出来?
狄其野震惊了。
没头没脑的谁听得出来。
顾烈出声问:若是楚军不收留你?
牧廉认真摆着道:我是通报而来,自称小师弟的二师兄,若是楚王您有心挑唆,想必我与小师弟的师兄弟身份不久就会大白于天下。
吾昆听闻,自然会更猜忌我,但同时也会忌惮我,就不会随随便便处置我。这样一来,就算吾昆忍无可忍,大小也能混个通敌之罪,罪该斩首,也算借小师弟的光留名青史。
若是楚王您不走漏消息,吾昆手下密探打探不到这条消息,那也是风族气数将近,我和风族一同灭于楚军之手,得想办法先行殉主,也能赚个忠名。
再者,楚王您不可能对小师弟与北燕丞相、风族幕僚的同门关系毫无介怀。心有嫌隙,便生猜忌。等到楚王您登基,论及小师弟日后下场,我也算是帮了小师弟一把,不是全然坐享其成。
说到这里,牧廉依然面无表情,眼神却很满意,还对自己点点头。
此人一半不择手段、一半天真近蠢,简直比那老贼的洗脑歪理还要奇怪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