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7节
  相对于其他等着国家帮忙解决问题的厂子,袁志高更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如今纺织厂也逐渐恢复过来了。

    陆夏每次要的布料都不少,袁志高还贴心地将布料运到省城,然后再由陆夏付钱运回南虹县。

    这不仅让陆夏节省了一部分运输成本,还能让陆夏能够更顺利的雇佣他们厂子的卡车运货。

    现在的卡车都是国有的,私人是没有资格购买的。

    之前孟红光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找愿意租车的厂子合作,有的厂子开明,看车子闲着也是闲着,也就同意了。

    却也有的厂子觉得这是国家的财产,不能这么外借。

    而且有的厂子自己也要用车,总归是不太方便的。

    跟袁志高合作以后,租车方面就容易很多,让他们多了一个物流渠道。

    现在能玩转物流的,都非常容易富裕起来。

    某大佬明年就是靠关系调动物流,靠玉米换来第一桶金的。

    陆夏带着孩子和陆海霞一起出现在纺织厂,袁志高看到的时候还很诧异。

    两个人合作这么长时间,都是公事公办,很少聊到私人问题上,因此袁志高并不知道陆夏竟然已经结婚还有了孩子。

    更没有想到的是,陆夏还会带着孩子一块过来。

    不过他的表情并没有透露出异样,依然非常的热情。

    “欢迎欢迎,陆同志能亲自到场,是我们的荣幸。”

    陆夏现在不怎么往这边跑,一般都是直接打电话调货。

    要不是这次新品非常多,袁志高也不会邀请陆夏。

    袁志高现在也知道不能像以前一样埋头苦干了,得抓住经销商们的心,将产品推销给他们。

    尤其是不能小看个体户,他从陆夏这里就察觉到了个体户的潜力。

    因此哪怕是小商贩,一次性进货不多,也很欢迎他们过来拿货。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的正确,瞧着不起眼的个体户,没想到积少成多,也成为了他们厂子重要客源之一。

    而且他们没有供销社和百货商场的底气,要的货不多,不允许赊账他们也不会说什么,给钱更加的干脆。

    虽然要抽调人专门负责,却是非常值得的。

    “袁厂长,一段时间不见,你们厂大变样了啊。”

    陆夏一路走进来,就能感受到不同。

    之前厂子里的气氛暮气沉沉的,现在充满了活力,每个人都在辛勤忙碌,没有人在偷闲。

    纺织厂也没想避着人,坦荡荡地让大家参观。

    袁志高心中也很是自豪,他当上厂长后,掌握了话语权,也更能让厂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

    他力排众议重新做了规定,现在想要混日子吃大锅饭,可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这关系前程和奖金。

    虽然这段时间他心力交瘁,但是已经初显成效,原本半死不活的厂子又发出了新芽。

    “等你下次再来,会比现在更好。就跟我们产的布料一样,一直在更新进步。”

    陆夏非常敬佩袁志高,这个年代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领导,才让工厂维持下来,没有让工人们失业。

    而改革总是非常艰难的,在陆夏看来,比重建还要难。

    一个个都是厂子里的老人,很多习惯已经养成,非常的难以管理。

    他们作坊聘请的那些毛巾厂工人,一开始也明显很不习惯他们的节奏。

    要不是高薪诱惑,根本坚持不下去。

    这也是受到了现实的毒打,才咬着牙干下去。

    纺织厂还没到那个地步,很多职工和领导,都还抱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还以为国家会兜底,没想过自己会被淘汰被下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之发家养娃简介 >八零之发家养娃目录 > 第2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