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53节

    -

    等回到咸阳,林阡休息了两日,而后便在征求了嬴政同意后去了治粟内史所在的衙署正式报道,没见到治粟内史,她便直接找到之前打过不少交道的孙太仓一起商议推广红薯的种植。

    相较于之前见到林阡的高兴,这次孙太仓再见到林阡的时候,态度就要别扭得多。

    倒也不是对林阡态度差,就……

    孙太仓无论是看向林阡的眼神,还是与她商议正事儿的时候,都带着一股让人说不出来的尴尬。

    林阡被他的态度弄得浑身不适,甚至隐隐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但她很有责任心,即便被孙太仓的态度弄得很不舒服,也因为红薯的种植时间再不能耽误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忽视了孙太仓的诡异态度,一心扑在红薯与棉花的推广与种植上面。

    而重中之重,就是林阡手中的那十来斤红薯藤的扦插种植。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再有半个月就又要过秦历年了。

    若不能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将红薯的推广种植做好,那说不准其他人正开开心心过年的时候,林阡与被选中种植红薯的百姓还要在田间地头忙活。

    林阡从回到咸阳后就发现,咸阳的气候也不适合种植秋红薯,所以她手中的红薯藤根本不能种进自己那十亩地里面。

    想要种下去,必须往更南的方向走。

    与咸阳临近的颍川郡,还有巴郡、蜀郡与黔中郡都比较适合。

    关于红薯到底该送到什么地方种植,林阡比较偏向黔中郡。

    林阡与孙太仓商议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蜀郡、洛阳等地已经种了土豆与玉米两种高产作物,也已经靠着贩卖土豆与玉米的粮种而获利,这红薯藤是不是应该交给之前不曾有机会种植第一批土豆与玉米的郡县?比如黔中郡。”

    孙太仓愣了下:“夫人,您是一定要这样做吗?”

    林阡赶紧摇头:“不不不,我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因为我对秦国各地的情况并不算了解,所以最后的决策还是要听孙太仓您的意见。”

    她承认自己的短处,“我到底刚接触政务,很多东西还不太懂。”

    原本还担心林阡一意孤行的孙太仓松了口气:“夫人的想法其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您要知道,即便有土豆和玉米两样高产粮种在前,想要劝服一家子生计都系在了田地里的百姓种植一种全新的作物也需要一定时间。”

    “并不是说这个时间不能花,而是没必要。”

    孙太仓小心地看了林阡一眼:“您不是说了,这红薯若再不种下去时间就晚了吗?”

    林阡点头:“现在种下去,在枯霜前差不多可以收获。若是再晚一段时间,等天气降温开始打霜的时候,地里的红薯许是都没有成熟。”

    打霜后,红薯就不会再生长了。

    倒也不是没有地方种冬红薯,但那一般在江南沿海一带才能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秦始皇后简介 >大秦始皇后目录 > 第5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