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来后再后续慢慢增加,还是再出几本配套的词典、典故等相关工具书都可以。”
林阡认真解释:“因为字典这种工具书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要全,还要完全正确,所以想要编撰一本字典动辄三五年起步。”
新中国建国之初,国家便下令主持编撰一本实用性够强的字典出来。
最开始由叶圣陶先生负责编撰,从1950年开始,愣是花了足足三年时间才在1953年将初版字典编撰出来并发行。
然而这本1953年发行的字典虽然刚上架售卖就引起了轰动与人民群众的追捧,但这套字典仅仅只在市面上流通了两年,就因为全国推广简体字而被废弃,之后又耗费多年时间,才终于在1957年,问世了第一版广受好评的新华字典。
而这并不是结束。
之后这本字典又经过了十几次的修订,且未来显然还会继续修订下去。
就算叶圣陶先生带领其他人编撰出第一本字典时,负责编撰的员工人数最多也不过才十几个人,而王绾李斯等人手下的门客、属官等人就直接破了百,林阡也绝不会笃定地认为王绾李斯编撰一本字典的时间会比叶圣陶先生少。
因为文字的收集与编撰等并不是人数足够多,就能让效率正比翻倍的工作。
何况,现代交通远比战国时期发达,书籍、资料的收集工作也容易得多。
若想编撰出一本合格的字典,即便嬴政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也绝对不可能。
但这也正是林阡在秦国大一统之前提出此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