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节
王每次交派的差事,都是机会。

    李洵观他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有上进心才会更尽心地办事,这是好事。

    为了避免后院失火,南郊的异常自然也不能不管,李洵又叫来王常青,让他从一营派几个机灵点的兵丁,穿着普通百姓的衣物,去南郊的御赐庄子附近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

    安排完这些,第二天李洵便带着两百人,去了东郊的庄子察看情况,以便画图纸修建营寨。

    那庄子离郡城只有十里地,很快就能过去,地也确实是比较肥沃的。

    此时阳春三月,正是肃城开始播种小麦的时候,地里已经有佃户开始翻地,准备进行耕种。

    见到他们这一行人,不由得好奇地驻足观看。

    对此,李洵微微皱眉,三百亩地,大小就跟现代一个大型小区差不多。军营重地,若是常有平民百姓在近旁耕种,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压缩军营的训练场地是一回事,保密性也极差。

    看来他还少算了一笔开销。

    这些三百亩地的佃户,还要进行解约赔偿。

    “让庄头把账册拿来。”李洵吩咐道。

    很快,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便从其他屋子里赶过来了。

    庄头也这庄子的佃户,每月额外领一些工钱,住在庄子上,种地的同时看守宅院和管理土地。

    他早就被叮嘱过,这庄子的主人已经换成了分封到此的郡王。

    听说李洵要看账册,这位庄头显得有些心虚,把账册捧上来后,便不断擦汗。

    李洵知道他平时必定弄鬼,欺上瞒下,却也不在意,翻开账册,很快便对这庄子的产出有了了解。

    这庄子上除了一小部分地种植蔬菜瓜果,养些牲畜,其他两百多亩地都是用来耕种的。

    豆子与小麦轮种,黄豆亩产量稍高一些,一亩地大概能产出一百六七十斤,小麦的产量则是一亩地一百斤左右。

    习惯了现代社会各种作物的高产量,再看到这样的数字,真是觉得低得令人发指。

    但事实上,就连更偏南边,地力更肥沃的京城附近,产出率也没比这里好多少。

    “地租几成?”

    庄头答道:

    “单佃地五成,要是还要庄子上出农具,种子和耕牛,则再加两成。”

    产量那么低,地租却高达七成,还要交朝廷的税。这个时代的百姓,生存得实在是艰难。

    李洵心中感叹,面上却不显,只平静地吩咐:

    “去把所有佃户都叫来。”

    又让身边的兵丁回城里去取两筐钱来。

    一个时辰后,所有的佃户全都聚集了过来。

    总共有十几个人,几乎都是男人,全都是住在附近的黄杏村的村民。

    但与李洵精心豢养的兵丁相比,他们要瘦很多,脸色也很黄,衣衫上补丁重重。

    他在看他们的同时,进来的佃户也在观察着坐在上首的年轻人,他身着黑色裘皮大氅,气势十分不凡,让人不敢直视。

    再看这屋内站得笔直的,腰上别着大刀的高壮兵丁,他们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庄头呵斥道:

    “这是庄子的新主人慎郡王殿下,还不快向王爷行礼!”

    王爷!

    村民们顿时一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竟然会有一位王爷驾临。

    而且还成了他们庄子的主人。

    众人正要下跪,便听这王爷和气地道:

    “各位乡邻不必多礼。”

    “今日叫各位来,主要是跟大家说一件事,从今天起,这庄子本王将挪作他用,不再出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简介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目录 > 第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