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4
    r />

    皇帝觉得自己可能是真的很喜欢她了,当德禄说她会抱他个满怀,光是想想,就叫他心头哆嗦了一下。

    回到乾清宫,听取臣工奏对也有些三心二意。军机章京正条理清晰地回禀喀尔喀四部最近的动态,说到乌梁海佐领上奏朝廷,如今人马已驻扎在土谢图汗与车臣汗部交界的布色山,他便在思量,同她再亲近些就和她说说心里话。他们之间少不得会有些阻隔,关于薛家,关于齐家的。但要是两下里说明白了,她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想必能理解他的难处。

    他起身,走到沙盘前观察地形,将驻军的小旗子拿起来,插在了两河交汇处,“车臣汗部的半数兵力驻扎在右翼前旗,从布色山到车臣汗旗隔着两条河。想法子,将右翼前旗的兵马逼入半岛,切断其退路,必能大挫敌军锐气。”

    皇帝说起军事来总是雄心勃勃,祁人马背上打江山,他从未丢失祖先的血性。这些年来喀尔喀四部的地图翻烂了好几张,他要彻底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将来江山传到儿辈手里,才不至于常年受边陲游牧的扰攘,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的百姓才不会忧心被抢了牛羊,被烧了大帐。

    皇帝作战的指示一下达,各部经略便聚集起来共商大计,暂拟由天干调拨两旗配合乌梁海,三路大军包抄,直取温都尔汗。不过皇帝也不是刚愎自用的人,夷然笑道:“朕常年在京师,早前曾发愿御驾亲征,到底被太皇太后劝阻了。此次用兵关系重大,诸位臣工可各抒己见,咱们君臣再作商议。”

    这话说到最后,视线便落在了薛尚章身上。旁人对于皇帝的用兵是宾服的,早前几位皇叔拥兵自重,他可以借力打力逐个将他们消灭,虽说没有实战的经验,但调度的理念无可挑剔。然而大多数人的宾服,并不能让个别有意唱反调的人歇心。皇帝笑吟吟等着,等待薛尚章再一次的反对,只要他不服,就给了自己拿住话柄的机会。

    果然,老薛仗着自己多年征战的经验,大肆对皇帝的部署指摘了一通,“实战可不是纸上谈兵,皇上可知布色山至呼马勒堪河一线的地势有多复杂?沙盘上行军布阵固然一挥而就,真正涉水渡河困难重重,皇上未到过前线,只怕不能想象。”

    薛尚章在朝堂上向来独断专横,有时候语气比皇帝还像皇帝。但这种冒犯并不令他生气,过去十七年都忍过来了,又怎么会在乎这一朝一夕。

    皇帝笑了笑,语气甚至很谦虚,“那以薛中堂之见,当如何部署才好?”

    薛尚章道:“兵分两路,乌梁海部仍专心攻克右翼前旗,天干两旗绕过右翼中前旗攻取拖诺山,待乌梁海大破右翼前旗,届时再前后夹击,自然令温都尔汗没有还手之力。”

    懂得军事策略的人都知道,这是以三敌一和以一敌三的区别。纳辛心里不由焦急,薛尚章想借车臣汗部之手打击乌梁海部,不管他对皇帝或自己有什么不满和私怨,拿几万人的性命冒险,实在做得太过了。

    皇帝依旧不急不慢,“力量分散,恐怕于我军不利。车臣汗人熟悉地形,贸然深入敌军腹地,只怕要冒全军覆没的危险。”

    薛尚章却有他的道理,“骑兵灵活机动,只要指挥得当,远比在外围打零碎小仗强得多。”

    皇帝嗯了声,沉吟良久复一笑,“薛中堂是三朝元老,胜仗打了千千万,调兵遣将比朕有远见。既如此,朕便授薛中堂为一等忠勇公加太子太保,节之后携朕手谕提督三军,全权负责攻克车臣汗部事宜。”

    众臣工都一愣,没想到三言两语间皇帝便作了委任,几乎没有任何要与人商议的意思。薛尚章面上虽坦然,心里不免也有些犯嘀咕,不知这样的圣意下暗藏了什么玄机。皇帝如今玩起手段来愈发老练,先以一连串的加官进爵打前锋,让人没有推诿的余地,其后才是真正的目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深宫缭乱简介 >深宫缭乱目录 > 分卷阅读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