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节
得识字。

    而中国的汉字,它的字音和字形,都不容易掌握,是很难普及的一种文字。

    梅先生讲的这一套注音字母,就是改进旧式的反切法,形成了一套语音系统。

    梅先生大致讲了“注音字母”的前世今生,就告诉大家这套注音字母,声母有24个,韵母15个。

    梅先生先给大家,发了一份油印的讲义。

    她先教大家学声母。

    梅先生拿着粉笔,在那个很粗糙的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奇怪的符号“ㄅ”。

    珍卿看看手上油印的讲义,上面写的有一样的符号。

    这里的“注音字母”,明显不是后世通用的拉丁字母拼音。

    这符号不像一个字,倒像一个笔画。

    然后,梅先生就指着这个符号,教大家念,念完几遍,给大家演示了怎么写。

    珍卿听着,就是后世拼音里面“b”的发音。就一直跟着重复念读,并且在纸上写这个符号。

    后面,梅先生又教了注音字母“ㄆ”,对应后世的声母“p”。

    还有符号“ㄇ”(对应m),符号“ㄈ”(对应f)。

    珍卿学到这一会儿就明白了,这一套注音符号,应该就是后世汉语拼音的原始版本——相当于是老祖宗吧。

    只是标示的符号,跟后世采用的拉丁字母(b p m f d t n l……),不一样。

    但是作用是一样的。

    一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学得就很得心应手了。

    她学习的重点,就是把读音跟这些奇怪符号,联系起来掌握,掌握到一看到这些符号,就能立马读出来的程度。

    大家自己练习读写时,梅先生在教室里巡视,时不时停下来,单独纠正大家的读音。

    竟然还有学生在问,这东西这么怪,学了究竟有什么用。

    梅先生不得不,再把这套注音字母,跟旧式的“双拼切字”法,简略地给她讲一讲,说明这其中的用意。

    梅先生巡视到前面,见珍卿一边读一边写,听她的发音也很不错,她的两条小腿儿在桌底下,还一弹一弹地,看起来学得很快乐。

    梅先生不由一笑,这个小妮儿,看着真讨人喜欢。

    一节课就在读读写写中过去了。

    休息十分钟后,第二节 课还是国文课。

    先学的四个字母,大家大都读写熟了。

    梅先生结合大家已认识的字,讲了讲哪些字有这些声母。

    上午共有四节课,前两节都是国文课,就学了四个注音字母,以及它的简单应用。

    第三节 是公民课,是上回给珍卿监考的周先生教的。

    这个周先生看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显得人很傲慢,像是瞧不起人似的。

    至少,她给珍卿的感觉是这样。

    一听这个公民课的名称,想象着,应该跟公民素质有关的。

    结果,周先生花了一节课时间,给大家讲学生应有的礼节。

    比如,见到师长应该怎样称呼,怎样敬礼,怎样鞠躬。

    还有同学间如何相处,如何称呼;上课时有问题,或者有尴尬的事,需要出去处理,应该举手报告(举右手);走进教室、走出教室,应是怎样的姿态;站立和坐下的姿势,也有特别的规范……

    周先生不但口头讲解,而且亲身示范。

    她不但自己示范,还把坐得近的珍卿拉上去,叫她先做各种动作。

    珍卿无论做什么动作,这位周先生,都有一大通批评的话。

    她会说:“你们乡下孩子,上得起学,难道不学点见人的礼数,咋啥都不会?”

    又说:“光文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简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目录 > 第2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