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节
  这么猛的磕头架势,还真把珍卿惊到了。

    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两个磕头的人,从地上一骨碌爬起,“噔噔噔”飞毛腿似的,跑过墙角之后,立刻没了人影儿。

    珍卿压根没有看清,这两个女孩儿究竟是谁,不过看她们穿的衣服,那真是补丁盖补丁,肯定是穷人家的。

    大田叔从路口走进来,见珍卿傻站在门口,问:“大小姐,刚才陈家那两个妮儿和陈学礼,来干啥啦?”

    珍卿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两个,是南村陈家的两个女孩儿。

    珍卿若无其事地说:

    “她们来给我磕头拜年,还说了吉祥话儿。可惜,我还没打发压岁钱,她们就跑了。原来陈学礼也来了,我可没看见他。”

    大田叔说:“他在外面呢。”

    珍卿“噢”了一声,她心里,其实隐约有点感动。

    陈家那个小丫头,两只腿跑得那么快,看来她的腿脚是好利索了。

    穷人家的女孩子,若是跛了脚、瘸了腿,生存起来必会更加艰难,她能好起来,真是万幸。

    做了好人好事,最终能得着一句“谢语”,也算是值得欣慰的吧。

    珍卿带着轻快的心情出门,路上碰巧遇到李宝荪,他们两个人就结伴,挨家挨户地给人拜年。

    北村的人家串访完了,两人赶紧往南村去,又和玉琮、玉理结伴,这拜年就拜了一上午。

    之后,玉琮告诉珍卿,陈家的三个孩子,也到他家门外,给他磕了三个响头。

    珍卿在杜家庄,只待到正月初六,随后去杨家湾拜年,就一直留在了杨家湾。

    杨家在外上学的三个表兄弟们——大房两个,二房两个,还有表姑姑家的孩子们,大家凑在一起,热闹得不得了,长辈们也高兴得很。

    表哥们在外头念书,思想开化得多,并不忌讳跟她们女孩儿一道玩。

    大家整天在一块儿,吃喝玩乐,谈天说地。

    天气晴好的时候,在村子里东游西荡,还会走到很远的田野。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年中间,难得轻闲快乐的时候。

    但一群半大不小的少年人,其中还有表兄妹、表姐弟。

    在旧式的乡村里,难免有人看不过,背后便开始有不好的议论,说什么伤风败俗、有失体统。

    更有村中的长者、老辈,把难听的话,说到杨家长辈跟前听。

    珍卿在姑奶奶房里,听过一个老头,当着姑奶奶的面说:

    “走马章台的纨绔子弟,才以与女子把臂同游为乐;满身风尘的女人,才与男子嬉笑玩乐,以抛头露面为业。”

    珍卿听见这个说法,觉得真是太tm绝了。

    他简直等于是说,杨家的男孩儿是浪荡子,而她们这些女孩子,性情轻佻,简直跟□□一样。

    满口喷粪,可恶之极!

    然而世情如此,长辈们只好约束他们,不叫他们大群人出去玩。

    要出去,也只是男孩儿一起出去,女孩儿一起出去,不许他们男女扎堆。

    不能疯玩以后,珍卿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

    这天是正月十二的下午。

    珍卿在后罩房里写信,给她在京城的亲爹写信——这是杜太爷再三强调的。

    所以,她就跟写周记似的,每隔四五天,就要写一封“给爸爸的信”。

    写好了攒起来,到时候一起寄到京城去。

    今天上午,她跟若衡姐一起出去散步,遇到穷人家的一件惨事,正好做了写信的素材。

    杨家湾南村有一片梅林,梅林边上有一户人家。

    这家外面搭了一间棚子,棚子里坐着个老婆婆,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成天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简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目录 > 第3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