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5节
时,酒菜已经陆陆续续地上来。

    被珍卿反将一军,陆浩云俊颜笑开,在桌下捏她的手指:“你晓得我,九岁就到东洋,写诗确不在行。”

    珍卿正准备说什么,忽听吴大嫂尖声说话:“哟,你们这新式人物,新式的作派,女儿傍着娘家住的啊……”

    吴大哥冷笑一声:“我倒愿意傍着你娘家住,我能在江州开家缫丝的作坊,让你母亲再别看西医,以后一律叫中医调养,你看如何?”

    珍卿心里“嘁”一声,中医还就擅长病后调养,吴大哥这是瞧不起谁呢!

    丈夫在此场合这样讲她,吴大嫂觉得脸上火辣辣,但一桌之上没有人给她解围。

    元礼把椅子往后一搡,冷哼一声跑出去了。

    陆三哥若无其事,开始慢条斯理地切鸡肉,给珍卿分两块叫她尝尝,见她有点心不在焉,温声督促她专心吃饭。

    一个拎勿清的吴大嫂,让好好的气氛冷掉了。

    赵先生觉得不大好,就离席亲自分大闸蟹。

    他说甬安的大闸蟹最好,不过冬蟹稍微嫌瘦,来日请大家到甬安去吃最肥硕的蟹。还说甬安莲藕也出名的甜润,他从老家运来不少,今天叫这里的厨师炖了汤,待会请大家尝尝风味,他吃着好,他叫听差往谢公馆和小妹、大哥家都送些。

    吴二姐接他的话:“那实在好,我们一家别的不好,向来是好吃喝玩乐的。”说着又向谢董事长说:“妈妈,你有口福了。”

    心里有事的谢董事长,也对准女婿露出个笑脸。

    陆si姐干脆说:“赵先生,你们甬安好玩吗?”

    吴二姐似笑非笑:“与你什么相干?”

    陆si姐说:“好玩,我就去玩玩呗。”

    赵先生由她们姊妹说话,并不贸然地插话。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一听未婚妻的说话,他就晓得不能急于表现热情大方。

    荀子他老人家说过: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这是智慧;不该说话的时候闭嘴,这也是智慧。

    赵先生如此作派,珍卿心里暗暗点头,看得出这是个懂世故的人,比从前的柳惜烈君强,更比在场的吴大嫂强。

    不得不说,二姐还是有点靠谱的。

    三哥拍拍她脑袋:“专心吃饭,不要游思杂想。”

    珍卿冲她噘噘嘴,摇头晃脑做个怪样子。

    珍卿心里又想,三哥这样的才是大智慧:其他人讲话,他始终表现得像个背景板,看他吃饭还挺好看,嗯,优雅的背景板。

    这时乔秘书走来,跟三哥耳语两句,三哥跟说一下失陪,他要去接两个电话。

    然后,杜教授出去也没回来。

    珍卿去上厕所回来,大房两口子带着仨孩子先走了。谢董事长和二姐、赵先生,在那里谈论疫苗的事。

    吴二姐说着在建的徽州防疫局,人员一到基本框架就能搭起来,但后续的工作还很细致。

    比如防疫委员会包括医务、事务、检查三组人。

    医务组需组建一些诊所,除了本职的医务工作,还有针对民众的宣讲教育工作,包括对职员的培训教育。

    而检查组在初期事务挺多,比如检查各地的卫生环境,需要对不合格的水井、厕所等进行改良。——所以吴二姐建的新防疫系统,对疫情的预防很重要,比以往疫情爆发后的被动应对,又高明了不少。

    事务组职责就更复杂了,人力、资源、财务,都归这一组调配。

    吴二姐是筹备委员会二把手,她说现在最难的是疫苗和药物。

    对于防疫委员会来说,天花、霍乱、伤寒、白喉、疟疾、猩红热等,容易在本国流行的传染病,都必须储存疫苗和药物……

    赵先生谈起他药厂的生产能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简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目录 > 第27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