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0节
    郑科对于五场的接待感到满意的同时,心底也生出一丝傲慢,这么热情招待,必有猫腻,估计牧草的质量好不到哪里去,想用人情来凑呢。本来他不想来这儿,可是上级恰好看到了《农报》上的那篇文章,邓场长的战友又竭力推荐游说场领导,让他们过来考察一下,于是郑科长一行人不得不奉命前来。

    郑科长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周围荒凉的景致,路修得一般,周围基础设施只有一个简陋的猪场,旁边竟然还有一溜茅草棚。听说五场还是第一次种苜蓿,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哪怕三人掩饰得很好,大家还是感觉到了他们的嫌弃。

    邓场长客气地说道:“这儿是猪场,地方简陋,招待不周,一会儿我在食堂二楼招待你们,咱们先去看看苜蓿。”

    郑科长干笑道:“对对,先办正事,去看看苜蓿。”

    朱书记赶紧把顾立春推出来:“小顾,你在前头带路。”

    郑科长看看顾立春,这人也就十五六岁吧?五分场是得多缺人?

    顾立春走在前面,边走边说道:“我们一共种了二百多亩苜蓿,第一茬收了10万斤干草,有一部分在外面放着,一部分在仓库里,我先带你们去看外面那一批。”

    他的话音刚落,郑科长身边的那个白胖子就发出了质疑:“二百多亩地收了10万斤干草?你们的干草水份够大的呀。”

    朱书记和邓场长的脸色都不太好看,王有成倒是心里爽快许多。

    顾立春面带微笑,不急不恼:“张同志,领袖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可以先看一看苜蓿,再下结论。”

    郑科长打圆场道:“对嘛,咱们先看看东西再说。”

    张科员没说话,但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他们说话间已经走到了茅草棚前面,顾立春让赵高和小康揭开草垛上面的油毛毡和雨布,一个方方正正的苜蓿草垛出现在他们面前。

    顾立春又让他们俩踩着□□搬下来几捆苜蓿,以便郑科长三人就近查看。

    郑科长先是俯身观察一会儿,闻了闻气味,鼻端有一丝淡淡的草木清香味儿;他又亲自上手翻了几下,用手指碾几下叶子和茎秆,这苜蓿晒得很干,苜蓿的叶子颜色依旧保持青绿颜色,上面没有发霉没有斑点,茎秆部分被压扁压碎,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方便茎秆脱水晒干。

    郑科长点点头,做为供销科的科长,他对牧草的质量等级之类的,自然是了然于心。五场的苜蓿可以评为优等牧草。

    郑科长早收起了刚才的轻视之心,由衷地说道:“你们场的苜蓿长得确实不错,收割方式正确,时间把握得刚刚好,不早不晚,晾晒也很讲究方法,没有淋雨,也没有掺杂其他杂草,苜蓿叶子脱落得很少,营养成分流失得不多。”

    张科员心里不服气,存心想去挑毛病,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出什么不好来。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于科员,突然开口问道:“请问,这苜蓿是哪位技术人员处理的?”

    郑科长也看向邓场长和朱书记,他也想知道这人是谁。

    朱书记指着顾立春:“就是这位小顾同志,苜蓿就是他带着大伙种的。所以我才让他给你们领路嘛。”

    “他?”三人都有些惊讶。

    郑科长最先恢复正常,笑着问道:“小顾同志,我没看错的话,你今年应该不超过十八岁吧?”

    顾立春点头:“嗯,我今年十五岁。不过,我是长子,家穷,当家早,心理年龄二十五岁。”

    众人:“……”年龄还能这么算?

    郑科长笑着点头,又问道:“你晒苜蓿的方法是从哪儿学的?”

    顾立春看看邓场和朱书记,说道:“邓场长给我从疆省带来了一箱子学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年代文里逆袭简介 >在年代文里逆袭目录 > 第6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