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3
    为大方虔诚。

    李令月常常跟随武皇后礼佛,颇通佛理,和知客僧聊得很投机。

    裴英娘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无意中看到供养人留下的碑刻。

    她伫立在石碑前,泪流满面。

    几个月的伤心郁闷不翼而飞,她擦干眼泪,命杨知恩拓印碑刻,余下的归途笑口常开,一顿饭能吃三碗饭。

    这才有心情去注意驿站院墙上密密麻麻的留诗,琢磨刊印诗集之事。

    武攸暨和薛绍莫名所以,不明白为什么前一天还闷闷不乐的裴英娘一夜之间忘却烦恼,私底下嘀咕,或许是因为快要回长安,能见到李旦,她才会这么开心?

    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起。

    李治颤抖着捧起绢帛,上面抄录的是一篇供养词疏:

    “为女英娘因患,先于此寺求佛,蒙佛恩力,其患得捐。特发诚心,为女敬造塔寺,修缮佛身,愿此功德资益女及阖家眷属,悉皆沐佛恩,灾障冰消,永无灾厄,寿与日而俱永,德随时以益新。弟子李九供养。”

    裴英娘鼻尖发酸,“阿父,您说对我的疼爱都是假的,全是利用,那这篇词疏,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您为了圆谎,连佛祖也要骗?”

    李治幽幽地叹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供养词疏是直接照着网上找到的佛教词疏套用格式、词汇写的,可能有错误,大家随便看看,简单来说,就是祈祷儿女家人无灾无病的东东。

    ~~~~~~

    今天更晚了,晚上有二更

    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十七幼时孤苦,体弱多病, 奉御说她和新城长公主一样,很可能寿命不长。

    模样相似就够了,不必连命途也像。

    李治即刻命人捐献财物, 为十七许愿,后来她病愈康复,他颁赐下更多供养, 祛疾词疏是由他亲笔所写, 再由寺中僧人请工匠凿刻。

    大慈恩寺表面上是他为生母文德皇后祈福所建, 其实是集齐众僧翻译经书、刻印经文、宣扬佛理的地方。

    李治谨记阿耶的嘱咐,佛道之理,在教化百姓、影响民众思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适当地扶植利用, 引以为己用, 但是也不可任其过于发展壮大, 以免对皇权构成威胁, 酿出祸患。

    君主私下里可以有所偏好, 但在政策上, 绝对不能有所偏倚,不能改变儒道佛鼎立的局面。

    总的来说, 不论哪方教法,只要有利于朝政,都应当加以引导, 大力扶持,严加管束,暗暗限制。

    慈恩寺便是因此应运而生,它的象征意义,有时候远超其本身的佛寺之名。因此,世家公卿们常常造访慈恩寺,朝廷常在其中举行大型礼佛活动,进士们及第后相约游玩大雁塔,是学子们约定俗成的惯例。

    慈恩寺备受瞩目,人来人往,李治不便在寺中祈愿求福,而云华寺藏于深山之中,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山野佛寺,在那里供养,最为妥当。

    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裴英娘会进寺参拜,她能熟练临摹他的笔迹,自然能一眼看出寺中的不一般。

    裴英娘可以确定,云华寺是李治下令敕建的。

    那天她心有所感,逛遍整座云华寺,不出意外的找到李治为怀孕中的武皇后祈福留下的手书,除了惯例的颂佛之语外,唯有母子均安几个字。

    看年份,那应该是武皇后怀着李贤的时候。裴英娘听羊仙姿提起过,武皇后生李贤时有些不顺,生产时很吃力。

    她还在寺中看到李治早年为多病的李弘,年幼的李令月所立的供养佛像。

    寺中知客僧说,之前的碑记,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一座座碑像看过去,仿佛依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第一公主简介 >大唐第一公主目录 > 分卷阅读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