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小区花园行动
埋了二十年?

    白杨笑了。

    我一愣,点点头。

    实际上这不可能发生,因为根本就挖不到。白杨说,我花了很长时间摸索和尝试,总结出的第一条规律——我叫做时光慢递三定律第一定律,就是“时光慢递要成功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发件方必须知道快件位置的确定信息,或者说快件的状态必须是确定的,包括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

    在操作层面上,就是发件方必须把胶囊切实埋好之后,才具备时光慢递的前提条件。白杨说,而在埋好之前,它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只要存在不确定性,时光慢递就有概率失败。

    说完,白杨又总结了一句:

    总而言之,胶囊埋好之前尝试运送的都免谈,一票否决,就像我刚刚举的那个例子,尽管我准备晚上埋胶囊,在我在行动之前有一万种原因把这事耽搁掉,比如说我下楼的时候摔一跤不幸骨折了。

    笔者消化了一会儿这几句话,随即意识到一个问题:

    你第一次时光慢递的时候,是把胶囊埋好之后再通知半夏的,这满足了第一定律,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白杨轻吁了一口气,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天瑞老师,你再设想一种情况,你仍然生活在二十年后,而我生活在现代,你用电台跟我通话,让我把胶囊埋在某个地方,然后你再去挖……你能挖到么?

    他没有留给笔者插嘴的时间,径直往下说:假如能挖到,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呀,天瑞老师你看,你生活在未来,我生活在现代,你的要求是因,我埋胶囊是果,因怎么可能发生在果的后面呢?这因果关系不就颠倒了吗?

    笔者此时完全沉浸入了思考中。

    而白杨再把这个问题往更荒诞的方向上推进了一步:

    天瑞老师,你在室外的草坪上挖个坑,然后用电台通知我,让我在同样的地点埋个胶囊,那会发生什么呢?

    原本空空如也的坑里突然蹦出来一个胶囊吗?

    笔者愈发吃惊。

    这个问题确实荒诞,但又难以解释。

    假如我生活在二十年后,我面对着一堵白墙,用电台穿越时间通知白杨在同一堵墙上画一幅画,那么我眼前的白墙会发生什么变化?

    突然变出一幅画来?

    我摇了摇头,表示想不通,无法解释。

    只能等待白杨解密。

    无须解释。白杨说,因为这一切不会发生,不会发生悖论,你生活在二十年后,用电台通知我去埋胶囊,但是你不会挖到它,你挖个坑让我在同一个位置埋胶囊,那个坑不会有任何变化,仍然是个空空如也的坑。

    照这么说,如果我生活在二十年后,看到一面白墙,再用电台通知你在同一面白墙上画画,我看到的白墙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

    我问。

    是的,仍是一堵白墙。白杨点点头,不会有任何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笔者相当诧异。

    这个问题的原因,和我第一次时光慢递失败的原因是同一个。白杨叹了口气,他忽然正了正色,用很严肃的语气对笔者说:

    因为它违反了时光慢递第二定律。)

    ·

    ·

    ·

    当天晚上,半夏开着电台等到了凌晨三点,她才不去睡觉,这么紧要的关头,怎么能睡觉?

    她一刻都不想等。

    女孩趴在桌子上,戴着耳机,听着细微的电流噪音,就像坐在海边听着无边无际的浪涛,在那电磁波的无边大海里,半夏踮起脚眺望,她希望能看到一艘小船的桅杆出现在地平线上,而那艘船会带来一条消息。

    不知等了多久,直到那熟悉的声音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们生活在南京简介 >我们生活在南京目录 > 第十二章 小区花园行动